直播
Advertisement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更新時間:2025/11/04
吳擎添中醫師和吳宇琛中醫師,將會在節目中分享多年的臨床治療心得、介紹中醫保健養生知識,希望可以為聽衆提供幫助。

淺談高膽固醇之一

吳宇琛

Sum Wu

Registered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

Bachelor of Health Scienc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TS)

Bachelor of Science Majoring in Psychology (UOW)

Director of Hurstville Chinese Herbs Centre

Vice Dean of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thopedics Australia

Specialising in pain management and mental wellbeing through Tradition Chinese medicine in combination with modern science in mental health, dieting and nutrition.

 

吳宇琛,澳大利亞政府注冊中醫師、針灸師,五龍崗大學心理學學士、悉尼科技大學中醫系學士,澳大利亞松軒中醫藥中心主任醫師,澳大利亞中醫骨傷專科學院副院長。

擅長用傳統針灸理傷手法和中藥治療各種新舊損傷痛症,特別採用中醫中藥和現代心理學、營養學相結合調理治療各種慢性病和亞健康。

 

High Cholesterol

高膽固醇

High cholesterol, or hyperlipidaemia, is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worldwide. While Western medicine views cholesterol as a measurable biochemical marker directly linked to heart disease risk,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terprets it through the lens of internal balance, organ function, and Qi dynamics. Comparing these two perspectives highlights both the mechanistic precision of modern biomedicine and the holistic depth of traditional approaches, offering opportunities for integrative care.

高膽固醇(或稱高脂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而心血管疾病則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西醫將膽固醇視為可量化的生化指標,直接與心臟病風險相關;中醫則從身體整體平衡、臟腑功能及氣的運行角度來理解。比較兩種醫學觀點,可見現代醫學的精確機制與傳統醫學的整體思維,各自優勢為綜合治療提供寶貴的可能性。

 

Western Medical Understanding of High Cholesterol

西醫對高膽固醇的理解

In modern medicine, cholesterol is a fatty substance essential for building cell membranes and hormones. However, elevated levels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 cholesterol, often called “bad” cholesterol, can lead to plaque build-up in arteries, causing atherosclerosis, heart attack, or stroke.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 or “good” cholesterol, helps remove excess cholesterol from the bloodstream.

在現代醫學中,膽固醇是一種脂肪性物質,對構建細胞膜和合成激素至關重要。然而,當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稱「壞膽固醇」)水平升高時,容易在血管內形成斑塊,引發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或中風。高密度脂蛋白(HDL,俗稱「好膽固醇」)則有助於將多餘的膽固醇從血液中清除。

 

Common causes of high cholesterol include genetics, poor diet (especially high in saturated fats and trans fats), obesity, lack of exercise, smoking, and certain medical conditions such as diabetes or hypothyroidism. Diagnosis is straightforward through blood tests, and treatment primarily involves lifestyle modification and medication. Statins, the most widely prescribed drugs for high cholesterol, work by reducing cholesterol production in the liver and improving the body’s ability to remove it from the blood.

導致高膽固醇的常見原因包括遺傳、飲食不當(特別是攝入過多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肥胖、缺乏運動、吸烟以及糖尿病或甲狀腺功能减退等疾病。診斷通常通過血液檢測完成,治療以生活方式的調整和藥物治療為主。最常用的他汀類藥物可通過抑制肝臟膽固醇合成並促進膽固醇排出而降低血脂。

 

While effective, medications can have side effects such as muscle pain or liver enzyme elevation. As a result, some patients seek complementary approaches to support cardiovascular health, including dietary therapy, herbal medicine, and stress management; areas where TCM offers valuable insights.

雖然效果顯著,但藥物可能帶來副作用,如肌肉疼痛或肝酶升高。因此,一些患者尋求輔助療法以改善心血管健康,包括飲食調理,中藥治療及情志管理等,這些正是中醫的強項。

 

TCM Interpretation of High Cholesterol

中醫對高膽固醇的認識

In TCM, there is no direct term for “cholesterol,” but conditions resembling hyperlipidaemia are often described as Phlegm-Dampness accumulation, Blood stasis, or Spleen deficiency with Dampness. Cholesterol build up is seen not simply as a local problem in the blood vessels, but as a sign that the bodies internal balance, especially in digestion, circulation, and metabolism, has been disrupted.

中醫中並無“膽固醇”一詞,但與高脂血症相似的病證多歸屬於“痰濕內阻”、“血瘀”、“脾虛濕盛”等範疇。膽固醇堆積並非單純的血管局部問題,而是身體內部平衡失調的反映,尤其與脾胃運化,氣血運行及代謝功能相關。

 

The Spleen, in TCM physiology, governs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food and fluids. When its function is weakened by poor diet, stress, or overwork, fluids accumulate and congeal into Phlegm or Dampness. Over time, this stagnation may obstruct blood flow and contribute to Blood stasis, a concept that parallels the modern idea of arterial plaque and poor circulation.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水穀精微。飲食不節,思慮過度或勞倦傷脾,會使運化功能减弱,體內水濕停聚,凝結成痰。痰濕日久,可阻滯血脈,形成血瘀,與西醫所說的動脈硬化有相似之處。

 

Liver imbalance is also commonly implicated. The Liver is responsible for maintaining the smooth flow of Qi and regulating emotions. Stress, frustration, or anger can lead to Liver Qi stagnation, which transforms into internal Heat, damaging vessels and aggravating Phlegm accumulation. This combination of Spleen weakness and Liver stagnation creates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high cholesterol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肝的功能失調也是重要因素。肝主疏泄,調暢氣機。情緒緊張、鬱怒不舒,會導致肝氣鬱結,化火生熱,灼傷血脈並加重痰濕。脾虛與肝鬱並見,痰、瘀、熱互結,便構成高膽固醇及心血管疾病的內在環境。

 

TCM Approaches to Treatment

中醫的治療方法

Treatment in TCM focuses on addressing the root causes while improving circulation and digestion. Herbal formulas such as Er Chen Tang and Xue Fu Zhu Yu Tang may be prescribed to resolve Phlegm, strengthen the Spleen, and promote Blood flow. Acupuncture can further regulate Qi movement, calm the mind, and support organ harmony.

中醫治療著重於標本兼顧,既調氣血,化痰瘀,又健脾助運。常用方劑如二陳湯、血府逐瘀湯等,用以健脾化痰,氣活血。 針灸可進一步疏通經絡,調和臟腑,安神理氣。

 

For example, at our clinic we may use a combination of herbal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topical herbal paste as a therapy. While treating the internal imbalances via herbal medicine, treatments such as our clinic’s topical herbal pastes can also help promote Qi and Blood circulation and unblocking underlying acupuncture channels. By invigorating blood movement and Qi circulation, we can promote a healthier cardiovascular health and reinforce the function of various organs such as the Spleen and Liver which will help combat cardiovascular and cholesterol diseases.

例如,我們診所可能會採用中藥、針灸和外用藥膏相結合的治療方法。在用中藥調理體內失衡的同時,我們診所的外用藥膏等療法也能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通過增强血液循環和氣血運行,我們可以促進心血管健康,並增强脾臟,肝臟等器官的功能,從而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和高膽固醇疾病。

 

Dietary therapy also plays a crucial role. Patients are encouraged to eat light, easily digestible foods, reduce greasy, sweet, and fried items and increase vegetables, whole grains, and legumes. Foods such as garlic, hawthorn berries, and green tea are traditionally recommended for clearing Phlegm and moving Blood.

飲食調養亦為關鍵。患者宜多食清淡、易消化之品,少食油膩、甜食及煎炸之物,多攝入蔬菜,全穀及豆類。大蒜、山楂、綠茶等食物歷來被認為能化痰降脂,活血通絡。

 

Integrative Perspective

中西醫結合的啟示

Both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aim to prevent complications by restoring balance, one through biochemical regulation, the other through restoring imbalances in the body. Combining the two can be highly effective. Western medicine provides clear diagnostic markers and rapid reduction of cholesterol levels when needed, while TCM offers long-term regulation of metabolic and emotional factors. Together, they form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hat not only lowers cholesterol but also strengthens overall cardiovascular health and vitality.

無論中醫還是西醫,其目標皆是恢復平衡、預防併發症。西醫通過生化調控快速降低膽固醇;中醫則著眼於整體調養,調節代謝與情志因素。二者結合,可形成系統而全面的治療體系,不僅降低膽固醇,更能增强心血管功能與整體活力,達到“治未病”的理想狀態。

 

 

如有疑問想咨詢吳宇琛中醫師,可以在微信或whatsapp搜索61 404836368,加吳宇琛中醫師微信或whatsapp,也可以發短信或致電0404836368作語音留言,吳宇琛中醫師有空就會回復。

(吳宇琛中醫師,澳大利亞政府注冊中醫師、針灸師,五龍崗大學心理學學士、悉尼科技大學中醫系學士,悉尼好思維松軒藥行主任中醫師,澳大利亞中醫骨傷專科學院副院長,本文僅供參考,具體診療應諮詢專業人士。)

集數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11月03日
更新時間:04/11/2025
淺談高膽固醇之一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10月27日
更新時間:28/10/2025
小心神醫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10月20日
更新時間:21/10/2025
中醫在神經及心理健康研究中的作用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10月13日
更新時間:14/10/2025
經絡深層清理修護療法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10月06日
更新時間:07/10/2025
針灸與美容應用:一種自然的美學方法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9月29日
更新時間:30/09/2025
岔氣和屏氣傷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9月22日
更新時間:23/09/2025
電針與電療:科學與臨床的比較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9月15日
更新時間:16/09/2025
胸部撞傷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9月08日
更新時間:09/09/2025
刮痧與Graston技術:傳統與現代的軟組織治療方法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9月01日
更新時間:02/09/2025
骨折後的分期和中醫治療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8月25日
更新時間:26/08/2025
比較西醫與中醫在外傷治療中使用冰敷的差異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8月18日
更新時間:19/08/2025
肋骨骨折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8月11日
更新時間:12/08/2025
理解“上火”概念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8月04日
更新時間:05/08/2025
要重視病毒性感冒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7月28日
更新時間:29/07/2025
在澳大利亞從事中醫的路徑:注册、資格認證與職業發展機會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7月21日
更新時間:22/07/2025
邪要有出路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7月14日
更新時間:15/07/2025
中醫骨傷科與脊椎指壓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7月07日
更新時間:08/07/2025
異病同治和同病異治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6月30日
更新時間:01/07/2025
澳大利亞的物理治療和中醫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6月23日
更新時間:24/06/2025
帶狀皰疹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6月16日
更新時間:17/06/2025
澳大利亞的脊椎指壓療法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6月09日
更新時間:10/06/2025
脊椎椎體壓縮性骨折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6月02日
更新時間:03/06/2025
澳大利亞的自然療法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5月26日
更新時間:27/05/2025
骨折或軟組織損傷一定要徹底治療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5月19日
更新時間:20/05/2025
探索澳大利亞的替代醫學:多元化的療愈景觀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5月12日
更新時間:13/05/2025
跌撲損傷要及時尋求專業診療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5月05日
更新時間:06/05/2025
針灸和乾針的關係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4月28日
更新時間:29/04/2025
面癱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4月21日
更新時間:22/04/2025
中醫針灸、乾針和肌筋膜疼痛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4月14日
更新時間:15/04/2025
坐骨神經痛和腰椎間盤脫出的治療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4月07日
更新時間:08/04/2025
阿是穴、觸發點和肌筋膜疼痛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3月31日
更新時間:01/04/2025
中醫骨傷科治療效果很好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3月24日
更新時間:25/03/2025
衛氣營血辯證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3月17日
更新時間:18/03/2025
病人腰痛醫生頭痛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3月10日
更新時間:11/03/2025
六經辨證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3月03日
更新時間:04/03/2025
脊柱生理弧度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2月24日
更新時間:25/02/2025
為什麼人們對中醫感興趣或反對?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2月17日
更新時間:18/02/2025
脊椎和脊柱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2月10日
更新時間:11/02/2025
澳大利亞對中醫的現代認知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5年02月03日
更新時間:04/02/2025
澳大利亞中醫骨傷專科學院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12月24日
更新時間:24/12/2024
廣州中醫藥大學簡介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12月17日
更新時間:19/12/2024
何以百年——廣州中醫藥大學創校記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08月26日
更新時間:27/08/2024
一個海外中醫師對中醫現狀的一己之見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08月19日
更新時間:20/08/2024
我的澳洲行醫經歷(二)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08月12日
更新時間:13/08/2024
中醫注册、標準和倫理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08月05日
更新時間:06/08/2024
30/07/2024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07月29日
更新時間:30/07/2024
澳大利亞的草藥限制和法規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07月22日
更新時間:23/07/2024
吳擎添跌打傷科膏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07月15日
更新時間:16/07/2024
北京中醫學學會研討會之旅(二)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07月08日
更新時間:09/07/2024
我的中醫骨傷科醫生職業之緣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07月01日
更新時間:02/07/2024
北京中醫學學會研討會之旅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06月24日
更新時間:25/06/2024
我的中醫骨傷科醫生職業之緣(一)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06月17日
更新時間:18/06/2024
上門服務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06月10日
更新時間:11/06/2024
中醫之路(二)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06月03日
更新時間:04/06/2024
胃酸反流之二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05月27日
更新時間:28/05/2024
我的中醫之路(一)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05月20日
更新時間:21/05/2024
胃酸反流之一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05月13日
更新時間:14/05/2024
如何辨別正規中醫師?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05月06日
更新時間:07/05/2024
中醫對腸易激綜合症的看法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04月29日
更新時間:30/04/2024
痛症能找到壓痛點的不用太擔心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04月22日
更新時間:23/04/2024
肠易激综合症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04月15日
更新時間:16/04/2024
病人腰痛醫生頭痛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04月08日
更新時間:09/04/2024
心理健康-脾臟和焦慮(二)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04月01日
更新時間:02/04/2024
我的“萬應止痛油”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3月25日
更新時間:26/03/2024
心理健康-脾臟和焦慮(一)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3月18日
更新時間:19/03/2024
我的跌打傷科藥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3月11日
更新時間:12/03/2024
季節性情緒失調之二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3月04日
更新時間:05/03/2024
正骨理伤手法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2月26日
更新時間:27/02/2024
季節性情緒失調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2月19日
更新時間:20/02/2024
肌纖維撕裂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2月12日
更新時間:13/02/2024
產後抑鬱症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2月5日
更新時間:06/02/2024
髕骨軟骨退行性變和髕骨骨折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1月29日
更新時間:30/01/2024
中醫對心理健康障礙的認識(二)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1月22日
更新時間:23/01/2024
痛風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1月15日
更新時間:16/01/2024
中醫對心理健康障礙的認識(一)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1月08日
更新時間:09/01/2024
膝关节置换术不要急于做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4年1月01日
更新時間:02/01/2024
食療(六)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12月25日
更新時間:26/12/2023
半月板受損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12月18日
更新時間:19/12/2023
食療(四)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12月11日
更新時間:12/12/2023
骨質疏鬆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12月04日
更新時間:05/12/2023
淺談減肥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11月27日
更新時間:28/11/2023
骨質增生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11月20日
更新時間:21/11/2023
食療(三)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11月13日
更新時間:14/11/2023
關於澳洲政府的居家養老津貼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11月06日
更新時間:07/11/2023
食療(二)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10月30日
更新時間:31/10/2023
小中風(二)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10月23日
更新時間:24/10/2023
食療(一)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10月16日
更新時間:17/10/2023
小中風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10月09日
更新時間:10/10/2023
介紹澳洲大學中醫課程(三)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10月02日
更新時間:03/10/2023
扁平足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09月25日
更新時間:26/09/2023
介紹澳洲大學中醫課程(二)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09月18日
更新時間:19/09/2023
跟腱炎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09月11日
更新時間:12/09/2023
小吳醫師的入行故事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09月04日
更新時間:05/09/2023
骨科觸診很重要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08月28日
更新時間:29/08/2023
骨裂为什么一周后照片才能确诊?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08月21日
更新時間:22/08/2023
第5跖骨基底部裂折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08月14日
更新時間:15/08/2023
無菌性炎症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08月07日
更新時間:08/08/2023
脛骨結節骨骺炎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07月31日
更新時間:1/08/2023
膝關節積液應否作抽液治療?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07月17日
更新時間:25/07/2023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扭傷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07月17日
更新時間:18/07/2023
我的抗疫防疫反思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07月04日
更新時間:11/07/2023
我的抗疫日記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07月04日
更新時間:04/07/2023
膝關節的解剖和保養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06月27日
更新時間:27/06/2023
跌打後遺症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06月20日
更新時間:20/06/2023
封閉治療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06月13日
更新時間:13/06/2023
冷罩熱奉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06月06日
更新時間:06/06/2023
踝關節扭傷要徹底治療
詳情
吳醫師保健養生堂 2023年5月30日
更新時間:30/05/2023
分享踝關節扭傷病例
詳情
更新時間:
詳情
更新時間:
詳情
更新時間:
詳情
更新時間: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