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
Advertisement

最新消息

美日關稅談判因大米問題幾近破裂 最終日本同意增加進口美國穀物
2025年08月17日 10:00 發布 編輯:Editor

日本長期以來對稻米市場的嚴密保護被視為國家認同與糧食自給的象徵,但今年因供應誤算與惡劣天氣導致稻米歉收,價格幾乎翻倍,超市貨架空蕩,甚至引發罕見的街頭抗議。政府被迫動用緊急庫存,然而爭議焦點轉向是否接受更多進口稻米。在7月的關稅談判中,美國總統川普批評日本不買美國稻米,並宣稱達成突破,讓日本增加進口美國稻米。儘管如此,日本首相石破茂強調沒有在農業領域做出犧牲,只是調整進口配額來源比例而非擴大總量。分析家認為,此舉雖有限,但在像徵意義上顯示日本可能在危機時對稻米市場更開放。

稻米在日本具有深厚的文化與政治地位,從傳統祭祀、婚禮到歷史上的米俸制度,皆體現其像徵性。自1970年代以來,日本實施補貼政策限制產量,以維持物價穩定,但在氣候衝擊與消費習慣改變下,該體系顯得脆弱。農民老化、耕地棄置與低自給率(約30–40%)更暴露結構性問題。

這次危機使稻米成為選舉焦點,消費者與餐飲業受高價衝擊,部分連鎖餐廳甚至漲價後客流銳減。便利商店嘗試以復古標籤銷售陳米,引發諷刺。專家警告,短期動用庫存無法解決長期困境,政府需重新設計政策,從單純控價轉向提升糧食安全與農民保障。

日本首相石破茂與美國總統川普就降低互惠關稅稅率達成協議,稅率降至15%ABC: Jarrod Fankhauser

來源:ABC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