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 12:00 發布
編輯:Editor最新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顯示,澳洲昆州濕熱帶雨林的樹木幹枝木質生物量(woody biomass)已從淨碳吸收者轉為碳排放源,顯示這些雨林在約25年前便出現了重大生態轉折。西悉尼大學生態生理學家 Hannah Carle)指出,長久以來人們認為熱帶雨林能吸收多於排放的碳,但如今因氣候變化導致樹木死亡率上升與腐爛加劇,釋放的碳量已超過新生長吸收的碳量。研究分析了1971年至今49年的監測資料,涵蓋20個原始林樣區、約1.1萬棵樹、474個物種。結果顯示,1971至2000年間每公頃每年可吸收620公斤碳,但2010至2019年間卻平均排放930公斤碳。這是全球首個被證實由碳匯轉為碳源的濕熱帶森林。研究團隊認為,乾旱、熱浪、氣旋破壞及土壤貧瘠等因素限制了樹木對高濃度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
專家警告,昆州的森林無法依賴二氧化碳肥效維持碳匯功能,顯示全球森林可能面臨類似風險。未來若這一趨勢蔓延,將影響全球碳預算與氣候目標的可達性。學者強調,森林作為碳匯需穩定環境支持,不能被視為人類減排的自動緩衝機制。
來源: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