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1日 15:56 发布
编辑:Editor2024年维多利亚州爆出的幼教性侵案件震惊全澳,涉案者为一名以中介形式工作的男性幼教人员,其在数十家幼儿园任职期间拍摄并收藏大量不当儿童影像。事件引起社会与家长高度恐慌,也对整个幼教行业的监管制度、从业安全与职业信任度构成重大挑战。我们2CR电台邀请到了资深幼教管理顾问 Tury 来到我们的访问中,和大家分享有关于该事件对于幼教行业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幼教走移民通道。
Tury 指出,即便澳洲长年强调儿童保护、设有Working with Children Check(无犯罪记录及背景审查制度),但这些机制仍存执行与追踪上的重大空隙。
举例而言,当从业者涉及儿童保护疑虑时,调查流程需历经多重机构协作:中心管理层须启动内部调查并回报SCS(教育监管局)与Office of the Children’s Guardian(儿童监察办公室),后续还需经由多轮证据搜集、证人访谈、书面陈述、当事人面谈等程序,才能最终定案是否构成可报告行为(reportable conduct)。
「但这些过程非常冗长,一名涉事教育工作者即使已被停职,仍可能在其他中心以散工形式继续任教,直至调查完成后才会真正吊销其从业资格。」Tury 坦言。
Tury 指出,散工(casual staff)制度是目前最大漏洞来源。由于不少中心因人手短缺需仰赖agency派遣人员,导致同一名教育者可每日流动于不同机构。这些散工缺乏对中心文化、儿童医疗状况、紧急逃生流程等基本认识,若再缺乏监督与训练,便可能构成严重风险。
她补充,有些中心会聘请「regular casual」(固定合作散工),情况会较稳定,但在中介派遣体系下,每日到不同地点工作者比例仍高,难以杜绝事件发生。
事件发生后,维州政府即宣布缩短通报时间(由7日改为24小时)、强制安装CCTV、禁止个人装置入场等措施,并推行《全国幼儿影像守则》(National Code for Taking Pictures and Images in Childcare Centres),自2024年7月起将上述指引由建议转为强制执行。
Tury 认为,这些措施虽加重工作负担,但对保护儿童与提高从业透明度而言极为关键。她建议所有州份应统一法规与落实监察制度,例如推行reportable conduct scheme至全澳、加强教育中心政策透明度、家长参与知情与查核机制等,才能真正重建家长信任。
澳洲长年将幼教列为技术短缺行业之一,对外来人才敞开大门,吸引大量香港、新加坡、台湾与中国学生来澳就读幼儿教育课程,进而寻求从业与移民机会。但 Tury 指出,行业虽具发展潜力,实际上并非「移民捷径」,仍需审慎规划。
澳洲幼教职位大致分为:
Certificate III(三级证书):最基础入门资格,学制约9个月至1年。修读期间可从事实习助教或受训人员(trainee)职务。
Diploma:为中阶资格,为移民与晋升「房长(Room Leader)」职位的重要门槛。课程为期两年,亦是香港Pathway的基本要求。
Bachelor(学士)以上:可担任Early Childhood Teacher,但需完成教师注册(AITSL评估)及语言门槛(IELTS两个7分、两个8分),门槛相对较高。
Tury 指出,不论是哪一级别,从业人员工资皆受《Children’s Services Award》或《Education Services Teachers Award》规范,资格越高、薪资与非接触工作时数(non-contact hours)越多,工作内容也更侧重于教学设计与教育观察。
尽管不少教育中介声称可透过幼教「雇主担保」快速移民,Tury 指出实际上难度甚高。原因如下:
薪资不符:房长平均薪资仅约$66,000–$72,000,而担保签证要求最低年薪$78,000。
风险转嫁:部分雇主会向申请者收取保证金、强制签约,或给予苛刻待遇。
清盘风险:若教育机构营运不善进入清盘程序,雇主担保将失效,留学生身份亦陷入危机。
Tury 建议,有志移民者应:
避免依赖雇主安排中介办理移民,寻求独立律师意见;
慎选课程与学校,选择如TAFE等历史悠久、业界认受度高的教育机构;
主动查阅ACECQA资料库,了解教育中心的品质评级、经营稳定性与合规状况;
融入在地群组或家长社群,获得真实业内信息。
Tury 提醒,澳洲幼教与香港最大差异在于「Play-based learning」(以游戏为本的学习),教育者不仅是看顾者,更是引导孩子认识自我、建立社交、探索世界的促进者。此外,职责也包含清洁、照顾、生理处理等全面照护工作,需有心理准备。
她特别强调,若未完成教师注册而自称Early Childhood Teacher,属于刑事行为,后果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