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是中醫學的一種常用治療方法,嚴格來說,是兩種治療方法。針,是用針灸針刺入特定的穴位,起喚醒、激發、疏通的療效(包括喚醒、激發、疏通神經、器官、系統等)。現代針刺治療,採用的是不鏽鋼針,遠古時代,是用尖銳物刺激穴位,常用動物的骨和一些尖石塊,稱為“骨針”和“砭石”,冶金術成熟後就有用金屬製成針灸針,用金或銀製成就是“金針”、“銀針”,用“針”和“砭石”除了治療一些疾患,還引申了“針砭時弊”這一成語。
灸,是較長時間(久)燒灼或燒烤的意思,所以,“灸”字是“久”和“火”兩字構成一個新字。中醫的“灸”,是點燃艾絨或一些易燃的草藥(常常是一些溫熱性質的中草藥),燒、灼、烤一些特定穴位或傷痛部位,起溫通、散寒、祛瘀的療效,還分直接灸、隔藥隔姜灸等。
有些人會將“針灸”誤讀為“針炙”,“炙”字,上邊是“月”(和“肉”字相通),是將肉放在火上燒烤的意思。針灸的“灸”讀jiu音,烤肉的“炙”字,讀zhi音,不要搞錯。
針灸有其一定的療效,但針灸並不是無所不能的,個人認為,針灸主要用於疏通經絡、調整臟腑、平衡陰陽,對一些功能性疾患、經絡不痛所致的痛症或一些神經官能症、神經痛等,療效會更好。
如胃痛、頭痛、痛經、坐骨神經受刺激所致的腰腿麻痛、膽絞痛、月經不調、面神經癱瘓、中風後遺症、抑鬱焦慮症、睡眠不好、消化不良等,配合針灸療法,療效會更好。
溫針和灸法對寒性體質和寒邪、陽虛所致的疾患療效較好。
雖然針灸有疏通、調整等作用,也有助補虛和瀉實,但補氣血陰陽、清熱、去濕、化痰、散瘀等,內服相應的中藥,療效更快更好。針灸行氣療效很好很直接。
跌打損傷,因為常伴有撕裂、出血、粘連、疤痕,針灸只能暫時緩解疼痛,治療跌打損傷腫痛,還是恰當的手法理傷復位、相應部位的推拿按摩和傷科藥外敷,比針灸療效更好、更快、更徹底。
針灸的禁忌症:體質很虛者,空腹者,腫瘤患者,皮膚病和局部皮膚有破損或炎症者,慎用針灸療法。
和大家分享一件事。近日收到一個不認識的人的電話和微信,她在“今日悉尼”網站看到“Hurstville Chinese Herbs Centre”招聘煎藥員,她打電話並加了whatsapp作了初步的溝通,那個人要了她的資料,並說正在忙,會次日再聯絡她(相信這是騙子的策略,先吊吊她的胃口)。後來她在網上找到我診所電話,直接打電話來我診所詢問,我讓她加我微信,詳細告知事情的經過:
我聽了她的陳述,告知她,我們沒有聘請煎藥員,並提醒她要注意,千萬不要轉錢給對方或披露自己的名字、銀行資料等,避免受騙,蒙受損失。
因為我們的診所就是“Hurstville Chinese Herbs Centre”,所以我知道這個一定是詐騙,現在騙子千方百計騙錢,大家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要轉錢給對方和透露自己的信息,避免損失,切切!!
如有疑問想咨詢吳醫師,可以在微信或whatsapp搜索61 400388328,加吳醫師微信或whatsapp,也可以發短信或致電0400388328作語音留言,吳醫師有空就會回復。
吳擎添中醫師,廣州中醫藥大學全科醫學士、外科臨床博士,澳大利亞中醫骨傷專科學院院長,四十多年中醫骨傷科臨床經驗,澳大利亞政府註冊中醫師,澳大利亞行醫三十多年。本文僅供參考,具體診療應諮詢專業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