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1日 12:55 發布
編輯:Editor2025年8月8日,由南天佛國澳洲般若寺與澳中慈善基金會共同主辦的 《 紫竹林五十華誕 澳中慈善 中秋嘉年華 》 市政廳千叟共賞清涼月 · 新聞發布會在悉尼隆重舉行。 澳中佛教總會會長、南天佛國澳大利亞般若寺創寺住持般若法師,澳中慈善基金會主席謝雄明居士,以及六十餘位來自僑界、佛教界、新聞媒體界的重要嘉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慈善文化盛事的啟動。
首先般若法師在致詞中, 深情回顧了紫竹林觀音寺的發展歷程。他表示,紫竹林觀音寺自1975年在雪梨市中心Surry Hills創立以來,至今已走過五十個春秋,是目前雪梨現存最古老的佛教道場,也是CBD區域唯一一所佛寺。五十年來,這座寺院深深影響著包括華裔、越南裔、泰裔、馬來西亞裔在內的廣大佛教信眾,成為他們心靈的家園,為佛教成為澳洲第二大宗教作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該寺的第二任住持,般若法師表示:「五十週年是值得感恩與回饋的時刻。值此中秋佳節,我們與謝主席一起,並正式宣布將於2025年10月5日在悉尼市政廳舉辦《 紫竹林五十華誕 澳中慈善 中秋嘉年華寺院活動,向長期支持以支持最幸福的人。
他特別提到,活動將邀請年滿70歲的長者齊聚悉尼市政廳,由義工親手製作並奉上中秋月餅,分享感恩共慶中秋,共同參與精彩的文化嘉年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敬老愛老」的美德,並為僑居澳洲的長者提供心靈皈依的平台。
同時,他也感謝澳中慈善基金會主席謝雄明居士、以及僑界新聞界的鼎力支持,使活動得以順利籌辦。
《 紫竹林五十華誕 澳中慈善 中秋嘉年華》組委會,聯合主席澳中慈善基金會主席謝雄明居士在致詞中表示:「澳中慈善基金會一直致力於推動中澳文化教育交流、促進社區福祉、支持慈善公益。我們相信,慈善不應僅是一時之舉,而應成為持續發力的社會責任。本次與般法若法若法。師攜手合作,為悉尼華人社區的長者們奉上一場溫情滿滿的節慶盛典,既是對傳統孝道文化的傳承,也與基金會的核心使命——‘構建包容、多元、和諧的澳大利亞社會’高度契合。
《紫竹林五十華誕/澳中慈善 中秋嘉年華》組委會秘書長、南天佛國澳大利亞“般若寺”李力居士在致詞中表示:《 紫竹林五十華誕 澳中慈善 中秋嘉年華 》市政廳千叟共賞清涼月,將於10月5日(中秋節當日)在悉尼市政廳盛大舉行,屆時活動內容豐富、亮點紛呈:上午,在新南威爾士州警察樂隊莊嚴奏響的《三寶歌》中,正式拉開序幕;多位來自不同傳承的佛教法師將在市政廳舉行祈福儀式與慈悲開示;中午,舉行感恩齋宴,表達對長者的敬意;下午,舉辦融合中華文化與佛教精神的慈善嘉年華活動與文藝演出。
特別安排:由義工親手製作的1000份中秋月餅將在現場免費分送給長者。
隨後,新州Strathfield市副市長議員Benjamin CAI、新州前上議院議員何沈惠霞博士、新州前上議院議員王國忠、蘇鑫峰、Wendy Mao、林錦姍、Sendy、孫穎、田飛、胡鮎鵬、李兆麗峰、王永闔、姜仁、藔斯嘉等嘉賓、巖嵐、李特林等嘉賓超巚、巖得、鸊婢、義新。他們一致表示,《 紫竹林五十華誕 澳中慈善 中秋嘉年華 》 市政廳千叟共賞清涼月不僅是一次中秋文化盛會,更是中華文明在海外傳承與發展的體現。
來賓強調,慶典匯聚了澳中慈善與中秋藝術的力量,不僅是對傳統中秋節日的慶祝,也是華人群體在多元文化社會中傳遞愛與責任、關懷長者與希望的重要時刻。中秋慶典中,慈善與文化的深度融合賦予了活動更為深遠的社會意義,成為凝聚人心、促進社會和諧、推動公益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最後,組委會總顧問施明星在致答謝辭中表示:“感謝悉尼各界人士給予鼎力支持與熱心贊助。組委會在般若法師主席和謝雄明主席的帶領下,將千人中秋活動推向具有濃厚的人文關懷與時代特色。”
這次慈善嘉年華,不僅是一場佛教文化與中華傳統的盛會,更是澳洲本土化慈善力量的集中體現。透過發揚孝道精神、凝聚僑界資源、推廣慈善實踐,進一步協助佛教在澳洲的發展,深化族群間的理解與融合,傳遞跨文化、跨信仰的溫暖與關懷。
轉載聲明:本文為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態度,不代表我方觀點。2CR澳洲廣播電臺僅提供資訊發布平台。對轉載有異議和刪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聯絡info@2cr.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