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另一個地方、另一個故事】節目主持尊王與香港澳洲全國總商會前任會長Peter Sinn冼寶安
Peter Sinn冼寶安是香港澳洲全國總商會前任會長,同時也是更生會的副主席以及對澳洲華人更加熟悉的身份前Qantas澳航亞洲業務經理。在此次的採訪中他分享了他當年來到澳洲的故事。
Peter從小在香港長大,在完成了學業之後順利的進入了航空業,在怡中航空(Jardine)做銷售總代理(General Sales Agent)負責售賣Qantas與英航的艙位。隨後在1966-1977年的時候,因Qantas決定內部接手香港相關航綫對Peter發出了招人邀請,而他也藉此機會開始了他的Qantas工作之旅。
在Qantas的工作時候,時常會有前往位於悉尼的總部公司學習的機會。在多次來訪澳洲後,Peter對這個空氣清晰,地廣人稀,環境優美的國家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工作多年之後,Peter對待工作的認真態度被Qantas看在眼裏。隨後Qantas在決定開放了香港航線並開拓華人市場時,對Peter伸出了橄欖枝,提供給他一個移民機會並邀請他前往澳洲。 在此之前Peter并沒有想過有關移民的事情,但是在收到邀請后認爲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不妨試一試。此外之前對澳洲也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地理位置離香港也非常的近,至此他也就順其自然的選擇來到澳洲繼續為Qantas效力。
1984年,Peter移民到澳洲後成為了Qantas的定位部主管,負責銷售航空業務。來到澳洲後,這對一名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來說是一個挑戰。 他説到,航空行業裏工作有時差的因素,所以會在24小時裏分開早(7-3pm),晚(3-11pm),半夜(11-7am)三班,很難適應,但是因為是工作的關係,也需要融入當地社會,這樣的排班也硬著頭皮上了三四年。在當時的Qantas公司別説華人,甚至是連香港人都非常的稀少的,所以他還是積極在閑暇時間與澳洲同事交流,比如周五後加入同事們的喝酒聚會等,瞭解當地文化,更容易和他們溝通。
在問及Peter對澳洲和香港的生活風格有什麽不同時,他表示香港的生活節奏非常的快,甚至在地鐵通勤上都是風風火火互相踩 ”脚後跟 ”。在對比之下澳洲人會比較隨性,對待事情上會更加的”Take it easy(別緊張)” 。并且Peter還表示澳洲人的交流方式也非常不同,在交流之前需要先社交一下而不是直接進入正題。所以這樣的種種‘文化衝突‘也還是需要時間去習慣並轉換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Peter剛移民過來開始工作時,Qantas的公司規模并不大,主要市場只有英國和美國,所以隨著發展公司還希望能積極拓展了第三個市場——亞洲。那也是在Peter的積極努力下,Qantas在香港取得了顯著的知名度提升和市場份額增長,並且進一步擴展了航線網絡。在這一戰略中,Peter可以說是成為了Qantas的首位負責亞洲市場的中國人市場經理。
Peter提到說,航空業的變化是其樂無窮的。那也是由於航空業的不斷變革也使得Qantas採取了更加靈活和創新的政策,其中之一就是推出了包含機票在內的綜合套餐。指的是乘客可以提前全價購買特惠機票。那麽在1984-1985年左右,選擇旺季前往香港的航班價格通常介於1800到1900澳元之間,而在淡季則會下降至1300到1400澳元左右。這種類似於包含機票在內的優惠銷售方式受到了歡迎,也有助於提升了亞洲航線的知名度。航空業的變革被Peter認為是令人樂觀的,因為這些變化促使Qantas採取更加靈活和創新的政策。
此外在香港市場,香港人還是會更加傾向於本地的航空公司國泰,但因爲Peter作爲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他了解香港人的偏好,隨後通過增加中文廣告、中國籍空姐空少等方式來滿足市場需求。在一系列市場營銷活動的推動下,Qantas逐漸擴大了航班量,滿足了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航班的預訂並不依賴電腦系統,而是通過手寫方式進行管理,與現代的預訂系統有著顯著不同。Peter表示由於他在這個行業時間長久,從一開始沒有電腦的時代開始到看到現在人們能直接使用手機掃電子機票的過程看下來,看到這個行業的逐漸發展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體驗。
在澳洲政府推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ADS)计划后,各大航空公司都是先后積極開發中國大陸市場。Qantas在1984年開通的北京航線和1998年推出上海航線。針對在1984年推出的北京航綫,推出了800多澳幣往返北京并且包括六晚酒店的機票。Peter也幫助公司開發以及策劃北京當地的觀光路綫路。
在隨後的上海航線中,Peter曾擔任上海Qantas的站長在上海常駐過四年。在上海工作期間存在一些挑戰,例如語言和辦公時差問題等。雖然說Peter是華人背景,但畢竟廣東話與普通話區別還是非常之大,面對這樣的窘境Peter也是硬著頭皮就地開始學習。并且由於兩個國家的時差問題,在于澳洲總公司對接上會有一些摩擦。例如在上海上班的時間通常就會變成澳洲總公司的午飯時間,以此類推能夠相互對接上的時間可能也只有兩三個小時。
當他被問及是否更喜歡在上海還是澳洲工作,他表示在上海工作非常有挑戰性,但是兩國的工作環境相比之下是非常不同的。并且在外派在上海的幾年,Peter也不得不選擇與自己的愛人與孩子分開,雖然在放假的時候會返回澳洲但總的來説還是聚少離多的。他認爲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雖説如此,隨著時間的增長上海機場的業績報告也在增長,Peter對此也感到無比的滿足。
Peter隨後跳槽去Ansett Australia澳洲安捷航空業務,但隨後由於Ansett Australia面臨一些問題,包括內部人員變動和利潤份額問題,導致公司陷入困境最後倒閉。之後Peter也曾加入Virgin航空負責協助從澳洲前往亞洲的航班業務。在問及每個航空公司有何不同時,Peter他認為Qantas公司規模更大,但Virgin航空更具活力和靈活性。
隨著事業的成功,他也積極參與華人社區的活動,還加入了香港澳洲全國總商會等組織。這是與香港政府有關的商會,於1987年成立,是香港貿易發展局(HKTDC)的子公司。他在這個商會中已經加入了18年,旨在為當地華人提供商業機會的信息和投資機會的宣傳。商會在提供商業機會的同時,還有著其他重要的存在價值。它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平台,可以與其他企業和專業人士交流和合作。商會每年大概舉辦十幾個活動,如商業獎項評選等,幫助推動企業的發展和認可。
那作為商會的會長,Peter認為這個平台能給當地華人會帶來更多的一手資料,幫助他們生意發展,為會員提供更多機會和資源。他也非常活躍於華人社區,代表公司贊助免費機票,參與香港澳洲全國總商會等活動。
然而Peter Sinn不僅在商業界有著傑出的成就,在華人社區也深受尊重和喜愛。他也是更生會的副主席,該基金會致力於幫助患有癌症的患者,為其提供情緒的支持和經濟援助。他積極參與社區活動,贊助慈善事業,並經常出席各種聚會和座談會。Peter相信取於社會,用於社會是他為人的宗旨,為華人社區和澳洲的繁榮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