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1日 20:47 發布
編輯:Editor華裔藝術家劉大鵬(Dapeng Liu)的最新個展《In Light We Dwell》於本周四晚(即9月11日)在悉尼 Milsons Point 的 Art Atrium 48 畫廊開幕。吸引了藝術界與社區人士前來觀展。開幕式由Manly Art Gallery & Museum資深策展人Katherine Roberts揭幕。
(合照)
Katherine Roberts 在致辭中指出,現代人生活在被電子屏幕主導的世界裡,手機、電腦與各類數位影像不斷奪走人們的注意力,形成一種「注意力危機」。她引用評論家的說法,將這種現象形容為「注意力的盜竊」,使人變得浮躁和難以專注。她強調,與這種被動的注意力消耗不同,劉大鵬的作品帶來的是一種平靜、耐心與專注的凝視體驗。
(Manly Art Gallery & Museum資深策展人Katherine Roberts)
Katherine Roberts 表示:“這些畫作的光芒並非奪取,而是邀請、滋養並回饋我們的凝視。它們提醒我們,藝術和自然一樣,能夠安撫我們的內心、啟發我們的感知,甚至具有療癒的力量。”她還鼓勵觀眾像走進大自然般走進這場展覽:“請以耐心和好奇心來看待這些作品,讓眼睛停留,給予時間。越投入,就會收穫越多。這種慢下來的凝視,本身就是一種對抗碎片化時代的安靜抵抗。”
隨後,本次個展藝術家劉大鵬老師在發言中分享了自己的創作心路。他坦言,相較於繪畫,演講對他來說更具挑戰,但他希望能真誠地向觀眾表達作品背後的感受。他談到,藝術創作常常伴隨困境與沮喪,但這些困難反而成為滋養靈感的養分。
(藝術家劉大鵬老師)
他舉例說,有時候在工作室裡連續十多個小時毫無進展,甚至到深夜只留下滿地的顏料與廢紙,心中滿是挫敗。但往往就在準備放棄、隨意揮灑的瞬間,新的色彩與筆觸卻意外展現出靈感的火花,讓作品重新獲得生命。“突破往往發生在最黑暗、最絕望的時刻,這也是創作最奇妙的地方。”他說。
劉大鵬還提到自己深受中國傳統山水畫影響,作品的核心始終圍繞「人與自然的關係」。他解釋道:“即便在疫情封城的日子裡,很多人開始重新思考我們與自然的關聯,而這樣的思考值得在今天繼續下去。” 他也分享了展覽標題《In Light We Dwell》的由來,靈感來自他日常接送孩子上學途中,對晨昏天空色彩的觀察與記憶。他說:“即便有人對藝術不感興趣,但沒有誰不會被一場壯麗的日落所打動。”
最後,他感謝畫廊與團隊的支持,也感謝家人多年來的理解與陪伴,更感謝到場觀眾親身支持他的創作。
此次展出的作品包括大尺幅油畫及多幅紙上新作,通過幾何形態與山水意象的交織,展現自然、記憶與想像的融合。
(展覽作品)
藝術家介紹:
劉大鵬1982年出生於北京,2007年移居澳洲,2014年起成為全職藝術家。他曾三度入圍澳洲最具影響力的肖像畫獎——阿奇博獎(Archibald Prize),並在2014年憑《Portrait of Yin Cao on blue-and-green landscape》進入前六名決選。
除了開幕式,本次展覽還將於9月20日舉辦藝術家對談,邀請劉大鵬與悉尼大學周澤榮博物館中國館策展人陳淑霞(Shuxia Chen)共同探討創作與策展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