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3日 15:07 發布
編輯:Editor澳洲雪梨四邑同鄉會(四邑會館)及四邑關帝廟基金信托共同主辦的2025年度敬老宴暨聖誕聯歡會於 2025 年 11 月 9 日上午假偉洋海鮮酒樓舉行,活動吸引逾三百位長者會員及嘉賓出席,共度溫馨歡樂的節慶午宴。
澳洲雪梨四邑會館會長張靖楠致歡迎辭,歡迎來自雪梨各地的鄉親與嘉賓蒞臨,非常欣慰能與眾多鄉親長輩齊聚一堂,共同慶祝「敬老宴暨聖誕聯歡會」,場面溫馨而意義深遠。張會長在發言中回顧了四邑會館的悠久歷史與發展脈絡。她指出,早在 1841 年,新會鄉親便於澳洲成立「江州會館」,這是四邑人最早的僑團組織之一。其後發展至 1854 年,正式成立「四邑會館」,成為在澳四邑鄉親的重要聯繫平台。至今已有超過 170 年歷史,見證了幾代華人移民在澳的奮鬥與貢獻。
她提到,雪梨四邑會館的歷史可追溯至 1898 年 前後,當時沿用墨爾本四邑會館的章程與架構而成立。歷經一個多世紀的風雨傳承,今日的四邑會館依然秉持宗旨,團結四邑子弟,服務僑社,並延續先輩艱辛開創的精神。最後,張會長呼籲新舊會員繼續支持會務、踴躍參與活動,共同推動四邑文化傳承與社區服務。她以誠摯的語氣祝福所有長者身體健康、福壽綿長,並希望活動圓滿成功。
Parramatta 市市議員吳遠華在致辭表示表示,非常榮幸能出席是次活動,並讚揚會館多年以來持續舉辦敬老活動,讓更多鄉親能感受到社區的關懷與溫暖,並期望活動能年年延續,成為傳統與情誼的象徵。吳議員亦以個人作為恩平人後裔對四邑社群的情感。他指出澳洲華人擁有超過二百年的歷史,而四邑地區的鄉親更是最早一批踏上澳洲土地的移民之一。他回憶早前訪問台山時,當地仍保留著當年遠赴海外謀生者的歷史記錄,這些歷史見證了四邑人的勇氣、堅毅與奉獻精神。
吳議員提到,近年他推動在 Parramatta 建立唐人街計劃,正是為了紀念早期華人移民的貢獻,並讓更多澳洲社會了解這段華人拓荒歷史。他亦特別感謝長者們的辛勞與付出,指出他們是華人社區的根基。他指出許多前輩初到澳洲時不懂英文,生活艱辛,卻用雙手為下一代開創更好的未來。今天澳洲許多成功的律師、議員與企業家,都有四邑的血脈與精神。最後,他再次感謝四邑會館舉辦這場有意義的敬老活動,並祝願所有長者身體健康、笑口常開,四邑精神永續傳承。
喬治河市市議員劉娜心致辭表示,非常高興能出席並笑言,今天在現場看到許多熟悉的面孔與鄉親長輩,倍感親切與溫暖。她指出,四邑僑社在澳洲已有超過 171 年的歷史,是所有廣東籍社團中最早成立、歷史最悠久的組織之一,她感謝前輩們的奮鬥與奉獻。
劉議員提到,雖然自己出生於河北、成長於北京,但三十多年前移居到中山工作,與開平、恩平等地相鄰,因而對四邑文化特別熟悉與親近。她強調,澳洲是一個包容的國家,而四邑會館正好展現了這種精神,不僅傳承鄉情,更持續關懷社區長者,凝聚各代力量。他表示:「這場敬老宴不僅是節慶活動,更是跨世代傳承的象徵,讓年輕一代學習尊老愛老的美德。」最後,劉娜心感謝四邑會館多年來對社區的付出,並祝願所有長者健康長壽、生活愉快,也祝福會館會務昌隆、薪火相傳。
四邑關帝廟基金信托委員羅銘忠致辭表示,非常高興能在敬老宴上與眾多長者和鄉親歡聚一堂。他首先感謝會長張靖楠及籌委團隊多年來辛勤付出,讓四邑鄉親能藉此活動團聚、共敘鄉情。羅銘忠隨後向與會嘉賓介紹了 「四邑信托」的由來與歷史背景。他指出,該信托早於 1897 年成立,至今已有超過 127 年歷史,是澳洲最早期由四邑鄉親共同創建的公益性信托之一。當年先賢籌得 325 英鎊,在雪梨購置土地並於翌年(1898 年)建成四邑關帝廟,從此奠下四邑人扎根澳洲的重要基礎。
他指出:「目前信托由四名委員負責管理,根據章程規定,信托人數不得超過四位,並具有永久性,以確保廟宇與相關資產能長期妥善維護與運作。」他表示如想了解更多信托資料,可以到新南威爾士州政府的慈善委員會(Charity Commission)網站查閱,他們的財務與項目資料都公開透明。所有信托收益均會用於社區公益與慈善項目,持續發揮造福鄉里的精神。羅銘忠強調,關帝廟基金信托與四邑會館一向保持緊密合作,雙方在推動文化傳承與社區服務方面相互支援,未來希望能進一步加強聯繫,共同推動更多惠及鄉親的項目。他最後祝願來年再與各位鄉親共聚,並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四邑關帝廟基金信托委員蘇張艶影致辭表示,非常高興能與多位四邑鄉親歡聚一堂,感謝所有嘉賓和長者多年來的支持。她特別指出,這場盛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紅香會與信託團隊的緊密合作,更要感謝所有義工的默默奉獻。蘇張委員表示,自己在澳洲已生活超過六十七年,曾任四邑同鄉會會長,至今已服務社區二十五年。她強調,信託的使命就是「為鄉里服務」,所管理的資金屬於全體四邑人,將用於支持社區、慈善及文化傳承項目。
她進一步透露,信託委員會近年積極優化運作模式,四位委員均秉持透明與責任原則,確保每一分資源都用於有意義的社區事務。同時,她宣布了一項令人鼓舞的新舉措——「四邑獎學金計劃」,旨在鼓勵四邑年輕一代勤奮向學。凡在高中畢業考試中取得 90 分以上成績的學生,可向會館報名申請。經委員會審核後,將頒發獎學金以示嘉許與鼓勵,期望藉此激勵年輕人追求卓越、回饋社區。蘇張艶影最後感謝新聞媒體與社區友人的支持,特別鳴謝多位長期贊助者的熱心協助。她祝願所有長者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也希望來年能再次與大家共聚一堂,繼續傳承四邑精神、共建和諧社區。
現年 94 歲的粵劇名伶李鳳聲女士(香姐) 在活動上即席發言,精神奕奕地向全場長者與鄉親致以問候。李鳳聲回顧自己在澳洲生活數十年的經歷,表示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廣 粵劇與粵曲文化,希望讓年輕一代了解和欣賞這門傳統藝術。她特別感謝歷年來支持粵劇發展的鄉親與觀眾,並提到多年來與多位同好,如「阿琴姐」、「咪咪姐」等,一同努力傳承文化,情誼深厚。她說,隨著年歲漸長,如今難得有機會在敬老宴上與眾多舊友重聚,內心倍感溫暖與感動。最後,她感謝四邑會館多年來舉辦敬老宴,讓長者們能夠「開開心心、一齊相聚」,也祝願大家健康長壽、幸福滿滿。
會館更特別準備豐富節目與表演,包括由李鳳聲女士、張靖楠會長領唱的粵曲合唱 —— 《鳳閣恩仇未了情》,以及多位會員表演節目,現場掌聲笑聲不斷。午宴時段,特邀歌手弘妃、吳紹添(Ken Ng)、吳銘沛(Victor Wu) 接連登台獻唱經典金曲,包括《前程錦綉》、《明日話今天》、《上海灘》,並由梁毅丹帶來優雅舞蹈表演,為活動增添藝術氣息與節日歡樂。
大會向每一桌 80 歲以上長者派發紅包
大會向 19 名 90 歲以上長者派發紅包
其後,大會特別舉行 80歲及90歲以上長者派發紅包儀式,由張靖楠會長、李嘉熹副會長、蘇張艶影委員親手贈送,表達對長者的祝福與敬意。眾長者臉上洋溢笑容,氣氛感人熱烈。
會館副會長李嘉熹致謝辭
最後,會館副會長李嘉熹致謝辭,感謝全體籌委、義工及表演嘉賓的辛勤付出,並感謝各界長期支持四邑會館。她表示:「敬老宴不僅是一場聚會,更是傳承尊老愛老文化的重要時刻。願我們的關懷與祝福,讓每一位長者都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
活動尾聲,四邑同鄉會全體成員合唱《萬水千山總是情》,以動人旋律為敬老宴劃上完美句點。
更多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