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6日 16:30 發布
編輯:Editor單次使用的塑料小袋可能個頭不大,但它們正在累積成一個重大的環境問題,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 在東南亞隨處可見,它們因每個單品的低成本而受到歡迎,並用於包裝幾乎一切:化妝品、即溶咖啡、肥皂、調味品以及無數其他日常用品。 據估計,到2030年,在印尼將有超過一百萬噸未經處理的塑料小袋被丟棄。 全球消費品巨頭如聯合利華、雀巢、達能和寶潔主要將塑料小袋銷售給亞洲、非洲和中東的客戶。
根據旨在減少一次性塑膠的印尼Dietplastik集團的數據,在近年來,大約50%的塑料小袋銷售額來自東南亞。 一個名為擺脫塑料(Break Free From Plastic,BFFP)的市民倡議組織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期間在印尼、越南、菲律賓和印度收集了約33,500個塑料小袋。 這是一個區域性問題,但幾乎三分之一的問題被發現在印尼。 印尼大學和印尼Dietplastik進行的塑料小袋廢棄物的社會和環境影響的研究顯示,平均每個印尼人每年處理4公斤的塑料小袋廢棄物,其中大部分來自食品和飲料產品。 根據該報告,如果沒有乾預措施,到2030年,將有110萬噸塑料小袋廢棄物最終成為印尼的垃圾掩埋場和環境中未經處理的廢棄物。
一些在東南亞很受歡迎的塑料小袋(圖片來源:Trash Hero Indone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