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8日 16:00 發布
編輯:Editor中美高級談判代表於7月28日在斯德哥爾摩會晤,試圖就長期存在的經貿爭端尋求突破,並延長當前避免大幅加徵關稅的停火期限。雙方距離8月12日的最後期限已不遠,如無法達成持久性關稅協議,全球供應鏈將面臨超100%關稅帶來的新一輪動盪。此次會談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主導。先前美歐剛達成貿易協議,歐盟同意美方對其商品徵收15%統一關稅,並承諾大規模投資採購美國能源、軍工產品。分析家普遍預計,美中談判難有實質突破,但極可能達成90天關稅與出口管制停火延期,為年底川普與習近平可能會晤創造條件。
目前,美方擬對中國半導體、醫藥、港口設備等產業徵收新關稅。中美早前在日內瓦和倫敦的會談重點在於降低報復性高關稅,並恢復稀土礦物及部分高科技產品貿易,但未觸及更廣泛的結構性經濟問題。美國持續指責中國以國家主導模式傾銷低價商品,而中國則要求美方放寬高科技出口管制,並呼籲減少多層次關稅。中國也因美國芬太尼危機面臨20%關稅,以及大部分工業品25%關稅等多項措施。美方則希望中國經濟向內需轉型,化解房地產危機,提升社會保障以激發消費。
分析認為,中美談判遠較美歐複雜,稀土資源等策略性議題為中方帶來籌碼。斯德哥爾摩會談被視為為川普訪華和緩和兩國緊張局勢鋪路,但若新一輪關稅升級,將使領導人峰會前景蒙上陰影。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里爾、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以及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於2025年5月10日在瑞士日內瓦準備討論中美雙邊會晤事宜(KEYSTONE/EDA/Martial Trezzini/Handout via REUTERS)
來源:C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