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澳洲悉尼林和成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同時亦是澳洲悉尼中華佛學會明月居士林會長、澳洲博愛信託基金的受託人及管理顧問和印支高齡服務中心的創始人兼董事長、澳大利亞印支老人護理院院長、澳洲廣府人(珠璣)聯誼總會(GCAA)現任理事長更榮獲英國皇家女王授權的OAM終身榮譽勳章 —— 江念慈先生和【另一個地方、另一個故事】主持人尊王的訪問,讓我們一起看看江念慈先生的移民故事吧。
與以往在《另一個地方、另一個故事》接受採訪的嘉賓不同,江生是來自越南,以難民身份到澳洲。江生在越南出生,原越南(亦被稱為南越)是一個自由的國家,後來與北越打仗,越南變天,所以在十多歲的時候與那時候的大多數越南人一樣決定投奔怒海,追趕自由。
在當時有許多越南難民坐船離開越南,偷渡到其他的國家,是非常危險的,可謂是九死一生。
江生回想起當年自己所作出的這個決定都表示是非常危險。他說,包括自己的一個姐姐,也不幸地在出船後再無音訊,直到至今都仍然無辦法聯絡上。我當時也曾經嘗試過幾次,包括坐飛機,乘坐巴士去碼頭的途中等,均遭遇意外而不成功,還差點失去性命。曾經亦有親戚幫助,可以坐飛機離開,但是時間趕不上飛機也不等人,因此則錯失了機會。亦有試過準備出發去機場時,居住在總統府對面的酒店。但因當晚總統府被大炮襲擊,而無法出行。在越南共產黨統一越南後,最後終於在一九七八年,付錢乘坐木船才成功離開越南。
說起途中遭遇過的危險,江生表示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都有可能會發生。如果遇上海賊,他們會上船姦淫擄掠;如果碰上天氣不好,更有可能會隨時翻船,因為船本身已經嚴重超載,所以一定會有生命危險。他說,我那次偷渡就比較好運,因為是乘坐自己親叔的船,馬力夠大,在公海上曾經遇上海賊,差一點被追上。如果被追上,可能會被海賊殺死也極有可能會發生。這段經歷正可謂是九死一生。
當時只有十九歲的江生面對這種環境之下,已經不知道如何去害怕了,只能坦然面對。最後船漂流到馬來西亞,但馬來西亞政府拒絕再接收難民,要把偷渡的難民再推回公海,所以當時十分彷徨。好在遇上一個馬來西亞同是潮州同鄉的船長。江生表示,這位船長不但給他們食物、水、汽油等,還指點他們到好接收難民的印度尼西亞,最後則在印尼的一個孤島成功上岸。本來在1979年準備去澳洲,後來因為沒有機位,然後去了在新加坡的難民營住,直至到1980年到澳洲。
2018-9-21-江念慈與胡玉冰同學(胡寶釗之妹)及江惠馨校友合攝於中秋佳節素食宴會上
這些逃難的經歷,外人確實是無法身同感受。被問道初到澳洲,會否有許多的不習慣時,江生則表示初到澳洲之時的第一感覺是當地較為荒涼,沒有什麼高樓大廈。而自己則入住了在悉尼East Hills的難民宿舍。當時江生面臨著多重的挑戰,那時候,當地的環境並不好、自己語言亦不通、飲食的習慣更是完全不同,而最令人不安的是對在澳洲的前途更是未知,於是心很不踏實。
好在在難民宿舍逗留一段時間之後,就在車站巧遇早前已來澳的姐姐,在幾個月之後媽媽也來到澳洲終於一家團聚,慢慢才安定下來。
初到澳洲之時,江生曾經考慮過讀書,但又擔心會浪費不少時間以及當時母親已經年歲較高,他亦不想母親再去工作供自己讀書,而在當時中餐館是相當掙錢的行業,所以就去專門學做廚師,後續則進入了餐飲業。
做了四年廚師之後,直到1984年姐姐和姐夫決定成立林和成貿易公司,他決定加入之後就放棄了從事廚師的職業。
林和成貿易公司可算是澳洲華人數一數二的進出口公司,對華人社區以及華人中文媒體一直貢獻良多,在創立初期亦是渡過了一段艱難時期。一開始只有幾個人,以賣雜貨為主,有賣過生果蔬菜,豆類、大米等各種日常所需的產品。而很多時候這些產品不一定能賺到很多的錢,更多體力上的付出,有幾十公斤的大豆、大米都是自己去搬搬抬抬,每一件事都要親力親為,常常要半夜起身去拿貨,有時更要趕在半夜前送貨。直至幾年後開始收支平衡能賺錢,站穩腳後再發展,慢慢也收到了無論是顧客或是批發商的信任,代理了不少著名品牌的食品。
作為越南難民背景的江生經常進出卡市(Cabramatta),那個年代的卡市並不行為,主要是以意大利人為主。慢慢東南亞的移民多了,一步步地把卡市變成了一個商業旺盛的地方。
現在的卡市非常熱鬧,除了做生意,江生也參加了不少的社團活動,例如澳洲悉尼中華佛學會明月居士林。明月居士林本在越南已很有名氣,亦有很多間。在澳洲之所以能建立,主要是因為有一班有心人大家齊心協力,出錢出力在卡市附近籌備建起明月居士林。明月居士林從一開始占地只有一千多平方米,到現在二萬多平方米,主要是建立寺廟給佛教徒拜奠,以及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當然也有籌款幫助澳洲及其他地區的華人。
說起籌款,就不得不提江生曾經為了慈善籌款而粉墨登場唱粵曲,籌得四十多萬的記錄。江生就說道,我本身不會唱粵曲,當時是為了慈善而硬著頭皮上台,確實很多謝有當時支持我的各路朋友。在此,再一次藉此機會多謝他們。
江生對社區的幫助以及貢獻,是有目共睹。他更在2017年時榮獲澳洲聯邦總督府頒發的澳洲榮譽勛章(OAM),表彰其在悉尼華人社區中做出的貢獻。江生就表示其實是大家和華人社區的功勞,他只是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同時亦很多謝澳洲政府當年收留自己,才能有今天的成就。所以如果自己在有能力的情況下,亦都希望能夠盡力回饋社會。
尊王在節目的最後就表示認識江念慈先生已經有一段的日子,他不但熱心公益,也是一個好好先生。期望江念慈先生未來能夠繼續更多的粉墨登場,為澳洲的華人社區以及澳洲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