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景亮報導 新州警察廳星期一(7月27日)上午,在悉尼市中心的警察總部召開新聞發佈會,公開向社區民眾發出預警,提醒民眾警惕一種精心設計針對中國學生的電話騙局,這一騙局在全球範圍內被稱為“虛擬綁架”。
新州警察廳州立犯罪指揮部總監達倫·貝內特(Darren Bennett)總警司表示, 新州警察廳今年已經接到八宗已知的“虛擬綁架”案件報告,詐騙分子以中國留學生為作案對象,並成功獲得320萬澳元贖金。
新州警方召開的新聞發佈會現場
類似性質的案件也報告給了各個國際執法機構,在這些案件中世界各地的受害者被騙取了數百萬澳元。
“虛擬綁架”是一種複雜的勒索騙局,在接到詐騙分子的電話後,年輕的受害者會假裝自己被綁架,詐騙分子隨後以安全釋放受害者為由要求其親屬支付贖金。
調查人員得知,最初的聯繫以電話進行,致電者通常講普通話,聲稱其為中國大使館、領事館或警方等中國政府機關的代表。
致電者隨後說服受害者相信他們已經涉及在中國的犯罪活動,或者其身份已經被盜,為了避免法律訴訟、避免被逮捕或驅逐出境,他們必須支付一筆費用。
詐騙分子利用技術掩蓋其真實位置,並鼓勵受害者繼續通過微信和WhatsApp等各種加密的應用程序進行聯繫。
受害者隨後受到威脅,被迫將大筆資金轉入未知的海外銀行賬戶中。
在某些情況下,受害者被說服偽造自己被綁架的情況,即所謂的“虛擬綁架”。
詐騙分子指示受害者停止與家人和朋友的聯繫,租用旅館房間,並拍攝他們被綁住或被蒙住雙眼的照片或視頻錄像。這些文件隨後會傳給受害者的海外親屬。
如果受害者的父母無法與他們在澳大利亞的子女取得聯繫,他們就會支付大筆贖金以換取子女“獲釋”。
詐騙者會繼續發出威脅和提出贖金要求,直至他們無法獲得更多款項。通常直到這個時候,受害者家人才會聯繫警方。
達倫·貝內特(Darren Bennett)總警司強調,警方已經與中國大使館和中國駐悉尼領事館接觸,提醒社區民眾此類欺詐行為。
貝內特總警司向中國留學生發預警
貝內特總警司表示,“虛擬綁架是利用人們對政府當局的信任。在過去的十年裡,虛擬綁架經跨國犯罪集團發展更加迅速。”
“儘管這些電話本質上具有隨機性,但這些詐騙分子似乎在針對澳大利亞華人社區中的弱勢民眾。”
“新州警察廳已經向中國駐悉尼總領事館確認,任何聲稱來自中國警方、檢察院或法院等國家機關的人員都不會通過手機聯繫學生要求其支付錢款或轉賬。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這絕對是騙局。
“僅今年一年,新州警察廳已接到八起虛擬綁架案件,案件中已支付的贖金為2萬澳元至50萬澳元不等,其中一個案例中支付的贖金達到200萬澳元。”
“我們正與執法部門的同行合作調查這些騙局的起源,但我們還是要敦促社區民眾關注我們的預警,不要對致電者的要求做出回應,”貝內特總警司說道。
據悉,目前在新州註冊學習的國際學生已超過212,000名,而在重新評估新冠病毒疫情(COVID-19)限制期間,新州還在為更多持學生簽證的莘莘學子返回新州學習做準備。警方敦促社區民眾針對這些經過精心設計的電話騙局提高自我意識。
新州警察廳負責國際學生安全的警方代言人彼得·瑟泰爾(Peter Thurtell)助理廳長也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如果國際社區民眾懷疑自己已經成為騙局受害者,應盡快聯繫警方。
“我們警方與教育和其他政府機構的緊密合作,在確保國際學生在新州獲得好的教育經歷方面起著關鍵的作用。”助理廳長瑟泰爾表示。
助理廳長瑟泰爾呼吁受害者盡快報警
“選擇前來澳大利亞留學的國際學生身處於陌生環境中,常常是第一次離開家人和朋友獨自生活。”
“學生在接到自稱是中國官員的電話後,如果希望核實致電者身份的真實性,他們應聯繫中國駐悉尼領事館尋求意見。”
“我們還敦促學生徵詢其所在大學或學校的意見,並向警方報告該事件,警方將維護學生的最佳利益。”
“在新州警方受理的虛擬綁架案中的受害者都備受創傷,他們都認為自己和親人身處真正的危險之中。”
“事後,受害者往往因為所發生的事情感到尷尬或羞愧,因此,通常是受害者的朋友和家人鼓勵他們主動向警方舉報。
“新州警方請社區民眾放心,我們將通過所有可行的調查渠道追捕這些罪犯,雙語警務人員也將隨時為英語是第二語言的人士提供幫助。”助理廳長瑟泰爾表示。
執法部門目前正與新州政府和各大學密切合作,為遭遇疑似“虛擬綁架”騙局的國際學生提供幫助和資源。
最後,麥覺理大學國際事務副校長妮可·布里格(Nicole Brigg)女士表示,各所大學都意識到這類電話詐騙的存在,並能夠為任何存有疑慮的學生提供幫助。
麥覺理大學副校長布裡格提醒留學生要提供防範意識,主動尋求幫助
“我們希望所有選擇來新南威爾士州學習的學生都能在這裡生活愉快,而不必擔心成為電話詐騙的受害者。”布里格女士說道。
“學生們為避免陷入此類詐騙侵害,可以做兩件重要的事情:首先,意識到這類事件的存在。其次,如果認為這類事件可能已經發生在他們或他們認識的人身上,儘早尋求幫助。”
布里格女士說:“每所大學都會定期向學生發送通訊,向他們告知詐騙活動,並鼓勵那些接到此類電話的人聯繫大學工作人員。”
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2020年6月的澳大利亞“針對詐騙”報告指出,“中國權威機構騙局”在2019年所有的冒充政府騙局中造成的損失最大。”
詐騙監察服務(Scam watch)去年在澳大利亞各地共記錄了1172起“中國權威機構騙局”的報告,損失總額超過200萬澳元。
新州警察廳州立犯罪指揮部下轄的“搶劫和重大罪案小組”,針對所有在新州被舉報的綁架勒索犯罪行為(包括傳統犯罪和虛擬犯罪)都做出專業應對。
新州警察廳負責國際學生安全的警方代言人彼得·瑟泰爾(Peter Thurtell)助理廳長透露,今年向警方報告的“虛擬綁架”案例包括:
2020年4月22日,在接到悉尼西北區一所大學的報告後,出於對一名20歲女性學生的關切,萊德(Ryde)警區立即開展調查。警方得知,該名學生在中國的家人認為其已被綁架,在接到一名聲稱為中國警察的致電者的贖金要求後,支付了30萬澳元。經過調查,該名學生於2020年4月23日星期四中午時分在位於車士活(Chatswood)的一處居所中被找到,該名學生安全無恙。
北岸(North Shore)警區接到報告,稱一名22歲女性被綁住並蒙住雙眼的視頻,於2020年5月30日星期六中午大約12:30,通過微信被發送至其在中國的家人。警方得知,該名女性的家人在收到贖金要求後,為確保她安全獲釋,已經支付了2萬澳元。經調查,偵探們於次日(2020年5月31日星期日)大約淩晨1點左右在北悉尼的一家旅館中找到了該名女性,該名女性安全無恙。
2020年6月17日星期三淩晨12:45,聖喬治(St George)警區接到了一名男子從中國打來的電話。男子報稱他收到了一段身在悉尼的女兒的視頻,女兒所處地點不明並且被綁住。警方立即啟動調查,在淩晨1點過後在好市圍(Hurstville)的一家旅館裡找到了這名22歲的女性,該名女性安全無恙。警方得知,在接到一名聲稱為中國警察致電者的贖金要求後,已經支付了超過200萬澳元。
2020年7月14日星期二上午10點左右,萊德(Ryde)警區接到舉報,稱一名21歲的女性已經被綁架。在其父母收到一段她在不明地點求助的視頻卻無法聯繫到她之後,她的室友聯繫了警方。經調查,警方於當天晚上10點左右在位於皮爾蒙特(Pyrmont)的一家旅館裡找到該名女性,該名女性安全無恙。警方得知,在“虛擬綁架”之前,該名女性已經按一位不知名致電者的要求,向一個海外銀行賬戶支付了10萬澳元。
在接到任何以暴力威脅為由的索取錢款電話時,警方建議立即掛斷電話,聯繫中國駐悉尼領事館核實事件,並向新州警察廳報告此事。
任何人如果掌握有關虛擬綁架案件的信息,請聯繫犯罪舉報熱線1800 333 000或
https://nsw.crimestoppers.com.au。信息將嚴格保密。特此提醒公眾:請勿通過新州警方社交媒體頁面舉報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