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衝擊及城市發展等影響,悉尼唐人街經濟逐漸衰退。 2021年12月4日,悉尼市政廳將舉行大選,悉尼市長候選人衛素姬(Angela Vithoulkas)承諾在取得悉尼市議會平衡權力後,將為華商發聲,改變華埠現況,期獲華人支持。
由區內業主丶商舖東主及專業人士組成的悉尼華埠商業協會呼籲在12 月初即將舉行的悉尼市議會選舉,手握一票的選民要積極參與,用心思考將自己神聖的一票,投給可以為悉尼華埠帶來新景像新希望的候選人,使華埠有機會重現繁榮。
悉尼華埠商業協會(Chinatown Business Association)舉辦新聞發表會現場。
近期,悉尼華埠著名老牌餐館金堂及富麗宮相繼結業,無數華人為之唏噓。近十年來,悉尼唐人街發展每況愈下,一落千丈。悉尼華埠商業協會發言人余威麟指出:悉尼華埠有過百年的歷史,曾經是新州的商業經濟重鎮,前輩華商蓽路藍縷辛勤耕耘建設發展,使區內一直欣欣向榮,經濟發展蓬勃,但近十多年由於多種原因,導致區內商業與店舖生意發展一落千丈,許多經營者被迫結束營業或搬出華埠落戶其他區域。悉尼華埠商會會長余威麟強調,這僅為冰山一角。悉尼華埠已有數百年歷史,曾經的唐人街欣欣向榮,經濟發展蓬勃。但近十年來,因為種種原因,悉尼華埠經濟圈正走向沒落。
余威麟表示,悉尼華埠經濟發展沒落受多種遠因近因的影響,遠因包括大悉尼區華裔居民多元聚集,分散在北區車士活,西北區伊士活與葉坪,內西區寶活、艾士菲、西區卡市及南區好市圍與高嘉華等地紛紛建立了婉如小唐人街的經濟圈悉尼市政廳忽略唐人街發展。而近因則包括市中心建設輕軌所帶來的塵土飛揚,取消路邊停車,引致民眾出城不便;收窄道路開闢單車徑,忽略唐人街市容等,已使唐人街人流量大幅下降。加上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終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余威麟指他與該會秘書Chris Newman 曾多次向悉尼市政府反映區內問題,但市政府反應冷淡,從不正視華商面對的種種問題,一意孤行或是只作門面式活動粉飾太平。所以希望區內所有商戶,業主與居民在來臨的12 月4日悉尼市議會選舉能團結一致,支持可以為悉尼華埠的權益發聲及反爭取權益的候選人。
悉尼市長候選人衛素姬(Angela Vithoulkas)自2012年起擔任悉尼市議員至今已9年,在過去的35年中,她亦曾是一名區內的小生意商人。她稱由於她的個人經歷,她十分懂得中小企業主所面臨的挑戰與困境。衛素姬亦提及她的多元文化背景,稱其雖出生在悉尼,但上學就讀前母語為希臘語,所以亦能十分明白移民家庭所面臨的挑戰。
悉尼市長候選人衛素姬(Angela Vithoulkas)。
衛素姬對唐人街又盛轉衰的景況表示悲傷,同時亦指責悉尼市政府對唐人街的不作為。她稱在過去的17年中,悉尼市議會幾乎漠視與遺忘唐人街及Haymarket地區的發展,年復年地打對破振興唐人街的承諾。
衛素姬亦表示,曾經在120萬人的努力下,唐人街成為悉尼市地標之一。唐人街是悉尼市經濟一大重要收入來源,每年對悉尼市的貢獻無可忽視。她稱悉尼市政府恍惚刻意忽略了這一切,悉尼市中心的其他地方已有其長期發展計畫,但為何唐人街仍被忽視。
衛素姬強調,華埠需要能懂得華人需求,明白唐人街困境的人為其於市政廳中發聲。衛素姬再次強調,眾所周知,並非每一個議員能探訪唐人街,切身處地地了解華埠所面臨的問題。她批評現任市長摩雅(Clover Moore)團隊罔顧他人意見,只重視大型發展商而忽略中小企業的權益。
衛素姬稱其對唐人街的困境感同身受,希望爭取華埠業主,商舖東主及居民的支持,從而為大家將來在市議會發聲爭取權益。她呼籲大家投她的小生意團隊The Small Business Party 一票,承諾若能成功當選,首當其衝將重振唐人街經濟,保留並重視華埠為悉尼帶來的獨特風采;尊重企業主,居民及產權持有人對華埠的投入及熱愛,從而改變悉尼市發展新面貌。
余威麟最後再呼籲悉尼唐人街商舖業主及市民,為爭取華人權益、令悉尼市議會能聆聽並正視華埠需求。華人需團結一致,認真決定並選出能為華人團體、華埠發聲的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