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名伶前輩、澳洲中西音樂戲曲總會兼梨園雅集創辦人李鳯聲(香姐)於11月11日舉辦華光先師寶誕的慶祝活動。正午吉時,衆梨園子弟前往位於Ashfield 黃大仙祠內之華光大帝寶座,一起向先師奉香、獻供,酬謝庇佑。期間還安排醒獅團前往參拜、助慶。晚上在悉尼皇冠酒樓舉行宴會,各劇社負責人、成員舆粵劇戲曲愛好及支持者逾百人齊出席,由雪梨演藝學院的代表演唱粵曲、流行歌曲共歡。
粵劇名伶前輩、澳洲中西音樂戲曲總會兼梨園雅集創辦人李鳯聲(香姐)致辭
李鳯聲在晚宴致辭表示希望能有更多年青的一代學習粵劇戲曲和觀衆支持粵劇文化,使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能保持及延續下去。她隨後呼籲大家多多支持明年由澳洲彤心樂社、澳洲聲毅坊劇社和澳洲中華傳統戲曲協會聯合主辦的2024年新春粵劇紅伶戲曲大匯演。
雪梨演藝學院的代表演唱粵曲
根據歷史記載,華光先師是南方火神,受到道教與佛教奉祀。民間尊先師為「五顯靈官華光大帝」,道教奉為元帥神,佛教則奉為東土伽藍。先師具有三目靈光,手執法器三角金磚,常鑒世情善惡,昭人間德行,祐助善仁。明代的《南遊記》便是以華光大帝聖跡為題材的民間小說。
華光先師具三目靈光,能鑒世情善惡,昭人間德行,祐助善仁。除了有「天眼挪門,可見三界」的天賦異稟,三眼亦象徵智慧與才思。
在香港,提到華光師傅便讓人聯想到粵劇,戲行表演者尤其敬重。除了兩地粵劇,紮作業、建築、棚業亦奉華光先師為保護神,在每年九月廿八日賀誕酬神,以祈福避災。
中國各地信奉的戲神略有不同,香港的粵劇戲班以華光先師為尊。每次演出之前,戲班人員必在後台設置神壇,供奉這位戲神,以求台前幕後一切順利。他們對華光的重視,亦反映在一年一度的華光先師寶誕上。
相傳華光有三隻眼,是玉皇大帝之下的一位火神。一次凡間演出大戲,鑼鼓喧天,驚動了天庭,玉帝命華光下凡火燒戲棚。華光來到後,被伶人的唱腔和樂師的彈奏吸引,不忍加害,於是教戲班子弟焚香化寶,讓玉帝以為戲棚已燒。結果戲班逃過祝融之災,自此奉華光為行業神,尊稱為「先師」或「師傅」。
晚宴上舉辦喝啤酒速度比賽
晚宴高潮部分抽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