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

最新消息

千帆閱盡,此心安處是吾鄉 — 記與中國有著特殊緣分的約瑟先生
2020年09月17日 13:05 發布 編輯:admin

人的一生,經歷萬千,有的刻骨銘心終身難忘,有的如煙似霧不留痕跡。人生就像一本用足跡譜寫而成的書,既可以自己翻看回憶,也可以供他人借鑒參考,是每個人最寶貴的無形資產。

 

近日,華人服務社家居高齡服務的一位工作伙伴,約筆者到辦公室看一本內容豐富的「書」,其作者是服務社服務用戶—約瑟先生,這位長者的人生閲歷堪稱獨特:在蘇格蘭出生,在上海度過十年幼年時光,隨後跟隨父親遊歷世界各地,最後在悉尼安定下來。經過工作伙伴的安排,筆者有幸拜訪了約瑟先生,聽他分享其人生故事。

 

約瑟談起他那段難忘的人生經歷時,眼睛煥發出十足的神采,他說:「我出生在蘇格蘭格拉斯哥(Gloucester)附近的一個小鎮。我的父親十分愛好冒險,在我大約兩歲的時候,他便帶着我們一家人乘船到中國、新加坡、菲律賓等亞洲國家旅遊。因爲父親對中國有一份特殊的情懷,我們一家從1939年開始在上海定居,那時候已有很多外國人在這座城市聚居。還記得當時我們住的大廈,面對着一條河,環境十分優美。我每天步行去附近的一間教會學校上學,並參加學校的童軍活動。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常常到附近郊區參加童軍露營,與來自歐洲、南非、美國的童軍會員交流,真像個小小的聯合國。」

 

「在上海居住的近十年期間,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有一次,一枚炸彈就落在我家附近的一座大樓爆炸,驚險萬分。記憶中我在中國度過的童年是快樂的,如今每次回想起來,總希望有一天能故地重遊。」

 

約瑟臉上略帶遺憾地繼續說:「我父親是個真正的冒險家,喜歡到不同的國家旅遊,所以我們離開了上海,再次踏上征程。一路向南,途經香港和東南亞各國,到過澳洲,然後經非洲再北上,回到蘇格蘭。不過六年後,父親又帶着全家,第三次離開故鄉。在這一次的旅途中,父親被邦代海灘一帶明媚的風光所吸引,決定取消餘下的回程船票,舉家留在悉尼定居。自那天起,我在此地度過了大半生。」

 

「因為童年在上海生活的經歷,我非常喜歡中華美食。每次家庭聚會,我都會安排在中餐館舉行。在剛過去的90嵗生日,子女給我定制了一本2020年的掛曆,裡面是幾十年來的家庭照片。」在約瑟的展示中,筆者看到掛曆上他與家人聚會的情景,一個典型的澳洲家庭在中餐館晚膳,每個人都駕輕就熟地手拿筷子進餐,畫面溫馨趣致。

 

豐富的人生經歷是寶貴的財富,是境遇中的寵辱不驚,是歲月積澱下的從容不迫。相信許多長者們在回顧人生時,也會看到無數多彩而難忘的瞬間,是一部值得細閱的「書」。

 

(圖:約瑟先生(圖上左五; 圖下左二)一家的聚餐總是在中餐館裡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