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5日 15:00 發布
編輯:Editor剛果民主共和國宣佈出現新一輪埃博拉疫情,這是該國第15次爆發。衛生部表示,8月20日一名34歲的孕婦在卡賽省出現高燒和嘔吐症狀入院後,引發疫情警報。隨後檢測證實為「扎伊爾株(Zaire)」病毒。截至目前,已有28個疑似病例、15人死亡,其中包括4名醫護人員。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病例數可能繼續上升,因病毒傳播仍在進行中。世衛組織已向當地運送兩噸物資,包括行動實驗室設備和醫療用品。非洲區域主任穆罕默德·賈納比(Mohamed Janabi)表示,剛果擁有豐富防控經驗,世衛組織正與其緊密合作,盡快擴大因應措施。
埃博拉是一種高度傳染性出血熱,致死率平均約50%,但在歷次疫情中曾介於25%至90%之間。病毒源頭被認為是果蝠,可透過感染動物或患者體液傳播。典型症狀包括發燒、疲倦、肌肉疼痛和喉嚨痛,後期可能出現嘔吐、腹瀉及腎肝衰竭,嚴重時伴隨出血。
剛果上一次疫情發生在2022年,造成5人死亡,並在三個月內得到控制。而2018至2020年的大規模疫情則導致近2300人喪生。世衛組織稱,當時通過快速檢測、接觸者追蹤、社區動員和疫苗接種等措施顯著降低了死亡規模。在此次疫情中,剛果已儲備相關治療藥物,並計劃使用2000劑埃爾韋博(Ervebo)疫苗,為接觸者和前線醫護人員接種,以遏制病毒擴散。
剛果目前有28例疑似伊波拉病例,但世界衛生組織預計這數字還會增加(Reuters: Baz Ratner)
來源: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