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聯邦大選臨近,選民不僅在選擇代表自己的候選人,更是在選擇未來的生活方式與政策方向。澳洲工黨(Australian Labor Party,簡稱ALP)作為兩大主要政黨之一,主張公平、公正與包容。本文將聚焦介紹澳洲工黨,從其成立背景、主要價值觀到政策與黨內發展逐步解釋,旨在幫助大家在大選投票前更全面地認識這個在澳洲政治中舉足輕重的政黨。
(圖片來源: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4/4c/ALP_logo_2017.svg/1200px-ALP_logo_2017.svg.png)
澳洲工黨成立於1891年,是澳洲歷史最悠久的政黨之一,源於昆士蘭剪羊毛工人的罷工運動。當時,工人們為爭取合理的薪資、工作條件與工傷保障而聯合起來,促成了工黨的建立。至今,工會(Unions)仍是工黨的重要基礎力量之一,並在政策制定、候選人推舉以及黨內協商等層面持續發揮重大影響力。
澳洲工黨與工會之間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與制度性聯繫。許多黨內成員出身於工會組織,而各大工會也在黨內派系形成、政策優先排序及選舉資源調度上扮演關鍵角色。工黨的政策立場長期反映工會所關注的議題,包括工資保障、職場安全、工時安排與集體談判權益。
隨著時代與全球環境變遷,澳洲工黨從最初單純代表工人利益,逐步成長為強調社會公平與集體福祉的中間偏左政黨。其核心理念為社會民主主義,主張政府應積極且妥善分配社會資源,透過政策縮小貧富差距,保障每個人的醫療、教育與工作機會。
(1901年首次選舉中當選澳洲眾議院議員和澳洲參議院議員的聯邦工黨議員: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E%B3%E6%B4%B2%E5%B7%A5%E9%BB%A8#/media/File:Labor_1901c.jpg)
澳洲工黨是一個中間偏左的政黨,其核心理念為社會民主主義。工黨主張政府應該在經濟和社會政策中發揮積極作用,以減少不平等、推動社會流動性,並保障每個人基本的教育、醫療與就業機會。
在社會議題上,工黨普遍支持多元文化與族群包容,提倡性別平等與LGBTQ+權益,並致力於原住民的自決與和解進程。工黨也支持氣候行動、反對家庭暴力與歧視,並強化對弱勢群體的社會保障。
一、經濟政策方面:
二、住房政策:
三、醫療改革:
四、教育政策:
為因應全球經濟不穩定以及國內民眾生活成本壓力,澳洲工黨政府提出一系列以「負責任經濟管理」為核心的政策措施,強調抑制通膨、減輕家庭財務負擔、促進經濟成長並提升結構性效率。
(民眾面對上漲的生活成本壓力:https://www.chinesenews.net.au/m/?sec=oznews&id=65444#google_vignette)
在減稅政策方面,工黨計畫於2026與2027年分兩階段實施減稅,約1,400萬名納稅人將從中受益,其中年收入18,201至45,000澳元的個人所得稅率將逐步降至14%,而收入超過45,000澳元的納稅人也將享有額外的稅務減免,每年最高減稅金額可超過2,500澳元。
此外,為減輕日常生活成本負擔,工黨將立法禁止超市價格欺詐,並由財政部聯合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設立專責小組,研究並制定適合本地的監管方案。這是參考歐盟與英國的相關法規經驗,同時政府也將採納ACCC超市調查報告的建議,強制零售商揭露產品的價格趨勢、促銷方式及包裝尺寸變化等資訊,並增加對ACCC的資源投入,加強查緝與處罰反競爭行為,以確保市場公平。
在能源政策方面,從2025年7月1日起,工黨將額外提供每戶家庭及約100萬家小型企業150澳元的能源補貼,以季度方式自動抵減帳單,財政部預估此舉將進一步降低通膨0.5個百分點,全國家庭平均可減少7.5%的電費支出,政府同時撥款18億澳元將該能源補貼延續至年底,並延長ACCC對電力市場的調查期限,確保零售商提供公平價格。
最後,在住房政策方面,工黨宣布將投入5,400萬澳元推動預製與系統建造住宅產業,其中大部分資金(4,930萬澳元)將分配給各州與領地政府,以發展當地的預製住宅建設能力;另有470萬澳元用於建立全國性的自動認證流程,以加速新住宅審批程序及保障建築品質,藉此加快住房供應速度,培育專業建築人力,並協助首次購屋者順利購房。
除了聚焦經濟發展外,工黨政府也積極投入大量資源推動社會政策改革,尤其是在醫療保障與教育制度方面,致力於提升社會公平、減輕家庭財務負擔,並促進澳洲長期經濟發展。
在醫療保障方面,自2024至2025年起,政府將提高Medicare低收入家庭的徵費而免除門檻,預計約100萬名低收入者將直接受益,並持續享有免徵或減徵待遇。此外,政府承諾每年將額外提供1,800萬次免費的GP(全科醫生)門診服務,並增設50間Medicare緊急護理診所,使約八成民眾能在20分鐘內抵達診所接受急診治療。自2026年起,藥品福利計劃(PBS)下的處方藥價格上限將從31.60澳元降至25澳元,進一步降低醫療開銷。為因應醫療人力需求,工黨同時啟動大規模GP培訓計畫,並提供護士與助產士進修獎學金。此外,政府特別撥款7.9億澳元用於強化婦女健康政策,包括降低避孕藥費用、資助更年期與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並在全國設立33間專科診所,以提升女性醫療服務的品質與可及性。
(工黨提出對Medicare大幅度改革:https://www.amecnews.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image001-5.jpg)
在教育改革方面,工黨政府認為建構更公平且包容性的教育制度是實現經濟與社會永續發展的基礎。政府將透過降低幼兒教育與托育費用,建立普及的幼教照護體系,協助約100萬個家庭減輕支出,讓所有兒童享有公平的起跑點。在基礎教育領域,政府推出十年期「更好更公平學校協議」,針對全國約260萬名公校學生,提供足額資金,推動小班教學、識字與數學基礎測評、個別化學習輔導與心理健康服務,並加強教師招聘與留任。在高等教育方面,政府承諾為約300萬名學生減免20%的學生債務,改革學生貸款制度,提高還款門檻並降低還款比例,提升負擔能力。此外,政府將進一步投資STEM教育,包括推廣兒童數理教育、支持女性科技訓練營及教師培訓計畫,同時持續投入原住民教育,以確保所有族群都能公平地享有教育資源與發展機會。
作為澳洲歷史最悠久的政黨之一,澳洲工黨(Australian Labor Party, ALP)自成立以來便代表工人階級與社會公平的聲音。然而,隨著社會與經濟環境的變遷,工黨內部逐漸出現不同的政治傾向與政策主張,從而衍生各具特色的聲音。這些聲音不單在價值觀與政策取向上有所不同,也在政黨內部的影響力上相互角力。
雖然工黨整體立場偏向中間偏左,但內部聲音並不單一,從進步主義到溫和的市場導向都有所涵蓋。正如其他黨派一樣,工黨也是一個容納多元理念的政黨,主要分為工黨左派(Labor Left)與工黨右派(Labor Right)。
最早於1955年,工黨因黨內對共產主義的分歧發生分裂,天主教反共勢力因而獨立成立民主工黨,為日後左派與右派體系奠定雛形。1970年代,澳洲第二十一任總理Gough Whitlam 推動免費高等教育、Medibank 等社會改革,引發黨內對改革幅度與節奏的爭議,促使黨內立場進一步制度化,特別在新州與維州最為明顯。
到了1990年代,工黨內部聲音的形式變得鞏固,右派掌握黨內主導權,強調財政紀律與中間選民策略;左派則在工會支持下,聚焦於社會議題如平權與難民政策。
2000年代,現任澳洲駐美大使 Kevin Rudd 與澳洲第二十七任總理 Julia Gillard 的領導爭奪凸顯派系矛盾,黨內在碳稅與教育政策上出現激烈爭論。2010年代,左派在反對黨時期擴大對環保與人權議題的主導力,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 亦逐漸崛起為左派代表。
2022年 Albanese 成為總理後,雖出身左派,但執政風格趨向包容與中間化,與右派保持合作。然而,在能源政策與原住民聲音公投等議題上,意見不同的情況仍然存在。
澳洲工黨左派由總理艾班尼斯 Anthony Albanese、外交部長王英賢 Penny Wong 及環境部長 Tanya Plibersek 為代表,主張社會正義、平等與進步價值。他們與多個進步工會關係密切,包括涵蓋基層勞工的 United Workers Union(UWU)及代表公共服務人員的 Australian Services Union(ASU)。
在能源與氣候政策上,左派主張積極減碳與擴大再生能源投資,認為氣候行動是社會公平的一部分。他們對天然氣開發持保留態度,擔心削弱減排承諾與環境正義。對於 AUKUS 協議,左派擔心其影響戰略自主與環境安全,主張國防應更依賴外交手段。在教育方面,左派主張加強公共教育投資,批評反對黨削減支出的建議將加劇教育不平等。
與此同時,形成對比的是工黨右派由教育部長 Jason Clare、財政部長 Chris Bowen 和副總理 Richard Marles 作為領導,政治路線較為務實與市場導向,重視經濟發展與穩陣的治理方向。他們與傳統工會如零售業工會 Shop, Distributive and Allied Employees Association (SDA)、醫療業的 Health Service Union (HSU) 及資源業的 Construction, Forestry and Maritime Employees Union (CFMEU) 保持密切聯繫。
在能源政策方面,右派支持再生能源,但主張保留天然氣作為過渡能源以保障電網穩定與就業安全。在國防上,他們堅定支持 AUKUS,視其為提升國防與產業發展的重要契機。教育方面,右派重視教育與就業市場的連結,推動技職與 STEM 課程,並強調財政責任與改革成效。
總體而言,左派重視進步改革與公共投資,致力於推動社會公平與環境永續;右派則強調政策務實、經濟穩定與與企業、工會的合作關係,展現出工黨內部在共同框架下為澳洲可持續發展進行多元旳改革。
(黨內一直就不同議題進行不同方向的討論:https://content.api.news/v3/images/bin/903ff201bd55f21b4e77348839320fbd)
結論而言,澳洲工黨擁有深厚的歷史基礎及明確的政策路線,旨在透過積極的政府角色,促進社會公平、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選民的選擇將決定澳洲未來社會發展的方向與政策優先順序,了解工黨完整的背景與政策主張,有助於作出更清晰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