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

最新消息

【另一個地方,另一個故事】——金頌淋先生的移民故事
2023年02月23日 21:24 發布 編輯:Editor

以下是【另一個地方、另一個故事】節目主持專王和2CR澳洲中文廣播電台稅務解密欄目的主要嘉賓,金頌淋會計師事務所的創辦人金頌臨Peter的訪問。

 

金頌淋先生的父母在他年幼之時便已離婚,他自幼跟著母親長大。金先生的移民經歷較為被動,也許是因為其母擔心年幼的他在香港生活較易學壞,便在友人的推動下,萌生出讓金先生移民澳洲的想法。

 

由於母親工作繁忙,金先生自幼便很少與其母見面。金先生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在他父母還沒有離婚前,家中的三位孩子主要由家傭照顧起居。於金先生而言,幼時便習慣父母不在身邊的日子,遠赴他鄉也就沒有過於不捨。

 

金先生的移民歷程和很多人不同,他是以被收養的方式移民的。金先生還在香港地利亞學校讀書時,有一位自幼兒園便相熟且年齡相仿的至交好友。當時是金先生好朋友的家人先移民澳洲,也許是希望他們的孩子在異國他鄉能有一個童年玩伴共同成長,便向其母親提出用收養方式,將兩個孩子一起帶到澳洲。

 

金先生的母親不符合移民條例,沒有資格移民澳洲。而她在經歷多方面考慮後,作出讓對方領養金先生的決定。自此,金先生開展了他在大洋彼岸寄人籬下的生活。

 

被對方領養後,金先生需要更改姓名。金姓是金頌淋先生的父姓,但由於對方配偶是西人,金先生被領養後需要更改姓名,改為與其一致的Hunt。

 

收養金先生的人家,在金先生初到澳洲的半年後,購入了一所餐廳。寄人籬下的金先生便要開始打工幹活,在收養他的家庭經營的餐廳裡當服務生。

 

金先生初到澳洲後,語言成為其一大難題。由於英文尚不太好,金先生經常擔心別人和他說話的時候,他會出現聽不懂或接不上的情況,便每天出門前都偷偷祈禱,希望不要有人同其搭話。

 

金先生回憶他在澳洲上學時的經歷,基本上就是老師說老師的,他偷偷做自己的事情。比如上課時教科書的皮子裡,是一本古龍小說。上課時打瞌睡,便教科書擋臉,在課堂中偷偷睡覺。

 

金先生移民澳洲的時候是1973年,當時他剛考完升中試,成績都還未出便出國了。金先生抵達澳洲後,在Homebush一所公立學校插班入讀七年級。剛開始的時候,金先生成績很差,英文全程掛科。後來適應澳洲校園生活後,他的數學有所進步,便慢慢對讀書亦萌生出些許興趣。

 

在金先生的記憶中,那時候他所就讀的整所學校,只有5個亞洲人。雖然亞洲人不多,但他身邊的本地同學朋友都十分尊重多元文化,使其有幸地渡過了一個充滿包容的校園生涯。

 

金先生初到澳洲時,收養他的家人為其安排好大部分事情。從上學到幫忙他們的餐廳打工,均由他們安排。金先生的課外時間在他們的餐廳裡幫工了六至七年,從什麼都不會到得心應手。

 

澳洲沒有什麼娛樂,於其而言,學校安排的運動便是唯一的娛樂。後來,在金先生適應澳洲生活後,受國際巨星李小龍影響所主動學習的跆拳道亦成為他課餘最大的消遣。金先生回憶,在他小時候很嚮往功夫,並熱愛收集李小龍相關的周邊產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熱愛的推動下,最終金先生的跆拳道水平達到了黑帶二段水平。

 

說起跆拳道,金先生當時的教練認為他很有天賦,曾建議過他赴韓比賽。但由於寄人籬下,以及機票是他的不可負擔,便拒絕了教練,且沒有在學跆拳道了。

 

成長的過程中,金先生亦會偶爾感到不公。畢竟不是收養人的親生孩子,金先生不管如何都要去餐廳上班。但他們親生孩子,即金先生名義上的兄弟在有些不舒服或有小情緒時,可以選擇不上班。這對年輕的金先生而言,心裡多少有些不舒服。

 

金先生中學期間有些偏科,英文雖差,但數學和物理等得心應手。兩者一平均,分數也算過得去。成功考上大學後,金先生十分高興,便也第一次回港看看家人。

 

金先生大學第一個專業,並非如今的會計。當初金先生回香港探望母親,便托他的兄弟幫他選課。當時未想清楚的金先生,讓兄弟幫忙隨便選課,而兄弟便幫他選了考古學。於是,金先生大學的第一年,是在新南看石頭中渡過的。

 

後來,金先生受不了考古學的課程,便自行寫信到當時的教育局申請轉學。當時申請的時候,金先生奮筆疾書,寫了各種理由,最後成功轉到了當時還是一所technical college的UTS,就讀會計專業。

 

與金先生結緣的會計,並非他最感興趣的專業。金先生最有興趣的學科是法律,但由於對自身英文語言程度的擔憂,便最終選擇了他第二感興趣的會計科目。金先生認為,計算能被機器替代,但會計對法律問題上的理解,才是職業的核心。

 

金先生運氣不錯,在他未畢業的時候,便找到了一份會計工作。大學時期的金先生,和收養家庭因條款問題,關係有些不愉快。他便沒有繼續在餐館工作,並在他兄弟的幫助下,在一個晚上拿著護照和200刀的現金,離開收養家庭。

 

找工作與金先生而言並不困難,當時的五大會計師樓會在學校招生。金先生有幸得到僱主的青睞,拿到了兩份大行和一份小行的offer。金先生對最小的那所最感興趣,並在該所工作了四年半,與其而言獲益良多。

 

該公司只有一個老闆,對他很好,亦很包容。很理解他的不易,在他出現失誤時給予機會,教他改進,是他人生中的一位貴人。金先生在選擇離開前,曾多次想與其合作,但由於思維上的不同而失敗。金先生對他很感激,所以在他離開該公司時,已經算是老闆左右手的他,並沒有通知其手上任何客戶,以盡量將其離開公司的影響降至最低。

 

想自己創業,是金先生長久而來的目標。金先生不忘初心,因此就算當時的老闆在他提及離開時每每都會加他工資,他亦沒有過放棄單幹的想法。離開好公司後,金先生自己創立了一所小型會計師樓。但創立之初,他並沒有自己管理。而是僱傭了一位大學畢業生幫忙,自己則找了一所中國人持牌的會計師事務所打工。

 

金先生之前所在的是西人公司,與華人打交道的時候不多。他在華人事務所中呆了九個月,負責開關門,在公司的地位也算得上是經理級別。金先生在該所從業時期,得到不同的經驗,亦學習到新的經營理念。但由於和老闆在工作上的意見存在分歧,已經是註冊CPA的金先生不認同該所的行徑。因此在該所工作九個月後,被該僱主解僱。

 

金先生被解僱不符合法律程序,便將其公司告上勞工局,最終得到應得的合理賠償。金先生離開了好老闆和壞老闆後,他認為再嘗試其他的公司也沒什麼意思,就開始專心投入自己建立的會計師樓。

 

萬事起頭難,初初單幹的時候,金先生手上一個顧客也沒有。由於金先生辦公室的選址並非在高尚、貴價的地段,因此顧客主動上門的概率幾乎為零。最初的時候,為了拓展客戶,金先生主動出擊,在街頭及住宅信箱發傳單。

 

發傳單的功效並沒有十分明顯,發100張傳單中,有三至四名新增客戶便算得上不錯了。因此,最初的一年,金先生公司的收入僅有5萬澳元,且來之不易。金先生在原來的公司4年半的培訓以商務為主,做個人稅務很少。

 

但唐人街的環境不同,多是以個人報稅為主營。金先生發現市場的差異後,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速度。以最短的時候,完成為個人報稅的工作。金先生回憶,當時的他平均5到6分鐘便能做完一張稅單。

 

金先生自稱運氣不錯,雖然首年的業績欠佳,但隨著時間累積慢慢好轉。金先生稱當時有幸得到一位猶太人的賞識,能幫他的公司做公司稅。起初他只將一家公司的業務交託金先生,後來金先生的能力得到其信任後,他將六至七所公司的公司稅相關事宜交予金先生。與此同時,唐人街中的幾所餐廳老闆和海鮮店亦把他們的會計業務委託金先生。

 

後來,公司穩步發展。在九十年代初,2CR電台成立。金先生有幸參與了很多電台的台慶和講座活動,並在前台長的幫助下,客戶有所拓展。還未站穩跟腳的他,慢慢思考如何能拓展業務。終於他萌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便是聘請並培訓相對經驗沒有那麼豐富的人負責部分內部工作。業務下放後,金先生只負責處理複雜的難題,這樣給予他更多時間去開拓業務和發展客戶,公司亦得到廣泛發展。

 

金先生在節目中分享他從業時處理過的一些奇難雜症,稱在很多時候會用一些個人想法,為客人和稅務局爭取利益。金先生較為幸運,在和稅務局的較量中贏多輸少。他回憶在很初期的時候,澳洲有一些生意是完全不報稅的。

 

金先生稱在早期的時候還沒有消費稅出現前,政府主要征收銷售稅,而銷售稅是除了報稅以外要額外填寫的一份報告。而很多時候,生意交易以現金為主,導致商家想報稅卻又不知道如何是好。這樣的後果便是很多商家會選擇最懶的處理方法,那就是不報稅。

 

而稅務局偶爾就會因為有人舉報等途徑,找到這一些沒有報稅的公司。金先生記得當時,稅務局要求一所公司補繳100萬澳元稅收。金先生嘗試為客戶爭取降低稅額,便和稅務局交流稱若罰補繳的數額是100萬,按該公司作為一家小工廠的利潤的比例來看,做到需要繳納如此大的營業額是幾乎不可能。

 

金先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他和稅務局談判時強調客人是PR身份而非永久居民,若稅率過於不公,該公司負責人可能會直接選擇關閉工廠,離開澳洲。而當初的稅務局制度還沒有如今完善,在經歷了一番討價還價後,最後以40萬稅款和稅務局稅務局達成協議。

 

金先生能力出眾,在對未來的展望上,他希望能盡量拓展公司業務。金先生公司未來的方向是拓展法律相關工作,與律師合作,使業務更多元化。

 

談及來澳洲後是否後悔的問題,金先生稱於其而言,來澳洲是一件幸運的事情。他自稱他本身並非太出眾的人,在香港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可能連大學都難考上。而澳洲的環境對大學學歷並沒有那麼執著,相對安逸的環境也給他一個很好的機遇,能好好去規劃人生路徑,金先生感謝其母親當初的決定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