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診治骨傷痛症病人時,告知病人,傷痛是由於炎症引起。病人常常會問:需要服抗生素嗎?
醫學上說的炎症,一般分為生物性炎症和無菌性炎症兩大類。
生物性炎症,是由於致病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支原體等)引起的炎症,如傷口發炎、肺炎、細菌性腸炎、闌尾炎、化膿性關節炎等,這些病例都可以在發炎部位的炎症分泌物中分離或培養出致病微生物,用有效的抗生素對一些細菌感染有很好的控製作用,也就是說,一些有效、敏感的抗生素可以治療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記得幾十年前,在中國稱呼抗生素為“抗菌素”的,就是特指這類藥物是治療細菌性感染的,對病毒感染沒有作用的(很多流感,和現在肆虐的新冠肺炎,都是病毒引起的,所以,抗生素無效)。但這些抗菌素也對一些致病微生物有一定的控製作用,所以才改為“抗生素”這個較合適的名稱,英文稱為antibiotic。
而無菌性炎症,是指由於物理因素(如扭挫傷、擠壓打擊傷、慢性勞損、姿勢不正確、肌力緊張或肌力不平衡、溫度等)、化學因素、變態反應、組織壞死等引起的炎症,這些炎症雖然也有微生物感染所致的炎症反應和表現,如炎症部位有紅、腫、熱、痛,功能障礙等,但無菌性炎症,在發炎部位的炎症分泌物找不到細菌的,所以,用抗生素治療是沒有效的。
很多骨傷痛症都是無菌性炎症,如腰肌勞損、骨膜炎、陳舊性損傷、退行性關節炎、骨刺、網球肘、高爾夫球肘、腕管綜合徵、橈骨遠端狹窄性腱鞘炎、彈響指、筋膜炎、肩周炎、跟腱炎、跌打損傷後遺症、頸肩腰背痛、一些職業姿勢引起的慢性筋肌勞損,等等。
西醫治療無菌性炎症,也是不會使用抗生素的,他們會使用一些消炎止痛藥內服或局部注射類固醇(局部封閉治療),這些消炎止痛藥雖然有一定的消腫止痛作用,但對陳舊性損傷粘連、增生嚴重的傷患,作用不大,而且,口服後經胃腸吸收再到血循環,再由血循環帶到傷患部,能到傷患部起作用的藥量就很少了,而且這些西藥副作用還很大的。至於類固醇封閉治療的副作用,我之前已講過,就不再重複了。
而我們中醫骨傷科,對治療這些無菌性炎症、陳舊跌打損傷,有很多方法,我特別喜歡在傷患局部直接用藥外敷和手法理傷,可以起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松解粘連,有很好的消炎止痛作用,可以藥到腫消、手到痛除。如長期受慢性傷痛困擾,建議及時尋求中醫骨傷科治療。
如有疑問想諮詢吳醫師,可以在微信或whatsapp搜索0400388328,加吳醫師微信或whatsapp,也可以發短信或致電0400388328作語音留言,吳醫師有空就會回復。
(吳擎添中醫師,廣州中醫藥大學全科醫學士、外科臨床博士,澳洲行醫三十多年。本文僅供參考,具體診療應諮詢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