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組成,股骨就是大腿骨,脛骨是小腿主要的骨骼,其外側還有一條腓骨,腓骨是人體最長的骨骼,髕骨在膝部的前面,是人體最大的籽骨,籽骨多見於關節附近,一般作用不大,如手部指掌關節和足部蹠趾關節附近的籽骨作用就不很大,但髕骨的作用就很大,可以增強大腿股四頭肌的肌力,如髕骨粉碎性骨折切除髕骨,會影響股四頭肌的肌力。
髕骨在膝關節的前面,沒有肌肉覆蓋,用手很容易摸到,好像一個蓋子一樣,廣東人稱髕骨為“菠蘿蓋”,髕骨後緣是軟骨面,如軟骨受損、變性,按壓髕骨左右推移,可以感覺有磨瓦片的感覺,病人會覺得疼痛,膝關節屈伸痛,甚至不能正常屈伸和下蹲。
膝關節基本只有屈伸功能,就是股骨下端的兩個半球狀關節面在脛骨上端的關節平台作滑動屈伸動作,脛骨關節平台內外各有一個由軟骨組成的半月板,形成兩個窩狀,可以更好的容納股骨下端的兩個半球狀關節面。
為了加強膝關節的穩定性,膝關節內外兩側都有側副韌帶加強膝關節,限制膝關節外翻和內翻,如運動撞擊、扭傷,會引起側副韌帶撕裂甚至是完全斷裂,內側副韌帶較外側副韌帶容易損傷,因為對抗性運動(如打球),常常會被對手撞擊膝關節外側,使膝關節向內成角,容易撕裂內側副韌帶。但也有特殊體位受傷,造成外側副韌帶的損傷,所以,骨傷科醫生很重視詢問受傷時的動作和姿勢。
一般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的撕裂多不是完全斷裂,常不需要手術修補,中醫骨傷科的手法理傷、中藥外敷和局部外固定可以很快的消腫止痛、松解黏連,處理及時和徹底,可以沒有後遺症。但膝關節副韌帶損傷,如不能及時、徹底治療,副韌帶不能很好復原,就會鬆弛無力,膝關節就會不穩定,以後很容易有創傷性膝關節炎,也容易引起退行性膝關節炎、長骨刺,會破壞膝關節,最終要做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膝關節內,還有兩條連接股骨和脛骨的韌帶,稱為十字韌帶(也稱為交叉韌帶),十字韌帶的作用是限制膝關節前後移動,十字韌帶很粗壯,一般不會損傷,但如嚴重車禍、塌樓、劇烈運動創傷等重力撞擊、擠壓,就會使十字韌帶斷裂,甚至會使膝關節脫臼,十字韌帶斷裂一定需要手術接駁修補。
膝關節是非常重要的關節,當然,我們全身所有器官、組織都很重要,但膝關節受到破壞損傷,會很疼痛,是劇痛,不能行走甚至不能站立,嚴重者就算不活動也會腫痛難忍,膝關節不能伸直,喪失功能。如膝關節的軟骨受到破壞,沒有了軟骨的緩衝,脛骨和股骨直接骨撞骨,會非常疼痛,服止痛藥也無效,只能做關節置換術,現在的關節置換術雖然較成熟,但也有些人做了置換術後還是不能恢復理想的功能,而且人工膝關節有一定的年限,10-15年後會因鬆動而需要再次手術更換適合的人工關節,到時如骨質疏鬆或身體其他原因不能再作手術,只能用輪椅代步了。
所以,我們的膝關節一定要好好保護,避免損傷。
第一,要注意的是要保暖,很多西人冬季都只穿短褲,是很傷膝關節的,因為我們的膝關節沒有很豐厚的肌肉包裹,特別容易受寒,膝關節的寒氣會較重,大家可以試試將手按在膝關節上,會感覺膝部較其他部位和其他關節要涼,就是表明膝部已有很多寒氣積聚。經常冬季穿短褲或裙子的人,年紀大了,很多都有膝關節退行性變,如有膝痛,還不作及時和適合的治療,只是服用一些止痛藥,疼痛是暫時緩解了,但膝關節的損傷原因沒有去除,膝關節就會日益損傷破壞。
第二,不能經常作下蹲、下跪、長時間盤腿,因為,長時間屈膝,會使關節軟骨受壓,會變性、變脆,關節軟骨會剝落,關節面不光滑,就會引起關節退化,關節腫痛。如經常要下蹲、下跪工作者(如一些裝修工、維修工,尤其是一些鋪設瓷磚、地板的工人),一定要坐小板凳,不能讓體重都壓在膝關節上,寧願工作慢一些,也要好好保護膝關節,關節損傷破壞了,就很麻煩。
第三,避免運動損傷膝關節,中老年人,軟骨的修復沒有年輕人好,應該避免跑跳撞擊膝關節,要穿避震好的運動鞋,減少對膝關節的衝擊,記住,我們是要活動,不是要爭冠軍搶錦標,職業運動員的關節都是五勞七傷的,不值得我們效仿。可以在平路上快走或慢跑,爬山對膝關節不好,不建議經常爬山,最好的運動是游泳和騎自行車。不要半蹲位,所以,年紀大才學打太極拳,就不要下蹲紮馬,動作不規範也不要緊,活動筋骨關節就好。不建議半蹲位搖擺膝關節,因為這樣會搖松膝關節的韌帶,影響膝關節的穩定性,會增加膝關節損傷的機會。
第四,盡量少走樓梯,尤其是上樓梯,減少對膝關節的損傷,中老年人逛商場,寧願多走幾步也要盡量用升降機或自動扶梯,如實在避免不了(有些人家住樓房),上下樓梯要慢些走,不要噔噔噔的跑,一步步走,會減少撞擊力。
第五,有膝關節損傷,或已經有膝關節腫痛,要及時作合適和徹底的治療,不要只是服用止痛藥,服止痛藥,只是暫時減輕疼痛,如損傷關節的病因沒有去除,疼痛暫時減輕而繼續勞作、運動損傷,很快膝關節就會報廢,膝關節的致殘率很高的。如有膝關節側副韌帶扭傷,要及時治療,否則,膝關節會不穩,以後會造成很嚴重的損傷,如骨刺、退行性關節等。對於膝關節的腫痛,中醫骨傷科的療效會較好,但要及早治療,否則,如軟骨已經完全破壞,那就神仙都難救了。
(吳擎添中醫師,廣州中醫藥大學全科醫學士、外科臨床博士,澳洲行醫三十多年。本文僅供參考,具體診療應諮詢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