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資深中醫骨傷科醫生,我經常不厭其煩、苦口婆心的對病人說,有跌打損傷,一定要尋求中醫骨傷科醫生作及時和徹底的治療,避免日後有“跌打後遺症”。但有些人會不以為然,覺得我已經感覺不痛了,就無需再繼續治療了。
“跌打後遺症”是我們中醫骨傷科獨有的認識,西醫是沒有這個概念的,西醫對跌僕損傷,如果沒有骨折、不需要手術,就基本沒有什麼治療,只是讓病人自己康復,哪怕病人投訴還覺疼痛,也只是給予一些止痛藥,並告知病人,這是正常的恢復,慢慢就不會痛了。
但我們中醫骨傷科,對骨折、關節脫位、軟組織損傷、頭顱胸腹內傷等有手法復位、外固定,手法理傷,中藥內服、外敷,功能鍛煉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中醫骨傷治療方法,因療效確切而深受認同。
“跌打後遺症”是指因跌僕損傷未能作徹底治療而遺留的一些腫痛長期不能消退,或天氣變化、刮風下雨就會感覺傷患部、或附近關節、或相關部位有隱痛甚至是劇痛,影響正常功能等一系列的痛症。
這些後遺症,可能發生在原受傷部位,也可以發生在遠端相關的部位,很取決於跌打損傷的部位、程度和處理方法。有些是受傷後一直遷延不癒,也有些在損傷一段時間後慢慢疼痛減輕,也可以恢復日常的活動,但在幾年後甚至幾十年後就會出現難以治療的頑痛。
“跌打後遺症”主要是由於損傷後,未能作及時和徹底的治療,使損傷部位的瘀血不能及時徹底的清除和消散,傷患部就會有較多的黏連,使氣血運行不暢,致傷患部修復不好,遺留瘀腫,影響正常功能。如傷後局部曾作冰冷敷,或吹風受寒,就會使寒邪凝聚,每到天氣變冷或刮風下雨就會引發疼痛。
“跌打後遺症”主要表現是腫痛不退、肌肉萎縮、功能減退或障礙。根據不同的受傷部位有不同的後遺症。
如“踝關節韌帶損傷”,如不及時和徹底的治療,局部就會腫痛不退,行走奔跑不便,由於踝韌帶不能很好的康復,就會鬆弛無力,很容易再受傷,這就是一些踝關節扭傷後會經常再扭傷的原因。由於踝關節遺留疼痛,傷者很自然的會為了減輕疼痛而改變承受力的部位,會潛意識的改變站立和行走的姿勢,就會損傷踝關節的軟骨面,引起踝關節創傷性關節炎。
時間長了,由於重力線的改變,使膝關節的負重點傾向一側,慢慢膝關節軟骨就會有損傷,如沒有及時治療和糾正,就會因長時間姿勢的改變,會造成骨盆傾斜、脊椎側彎,會引起頸肩、腰背、骨盆等疼痛。
同理,如膝關節、髖關節、腰背的損傷,不作及時和徹底的治療,也會由於瘀血黏連和遷就疼痛而改變姿勢,就會慢慢引起相關部位的損傷,造成遠端的疼痛和功能障礙。
當然,手、肘、肩、頸等的損傷,如治療不恰當,也會影響相關上下部位,引起酸倦疼痛,肌肉萎縮,關節發炎(如頸肩綜合徵、肩周炎、網球肘、腕管綜合徵等)。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跌打後遺症,就是胸腹部的撞擊、擠壓傷(常見於車禍或高處跌落,或平地滑到撞擊硬物),雖然X光照片和CT、超聲波的檢查沒有發現骨折或很明顯的器質性損傷,但強力的撞擊、擠壓力,會造成胸腔、腹腔的內傷,瘀血停聚,而且,當面臨撞擊、跌倒時,傷者很自然會屏氣,就會傷“氣門”,會“岔氣”,如不作及時、徹底的手法理傷導引、中藥內服和外敷,氣滯血瘀就會滯留胸腹,胸部氣滯血瘀,就會呼吸不暢、不能用力。腹部也會遺留不明原因的疼痛,影響臟腑功能,甚至會引起一些惡性變,氣滯血瘀也是一些惡性腫瘤的病因。
很多時候在治療傷科病人時,病人會問:我現在已經不覺得痛了,是否可以停治療?我會告知病人,自己感覺不痛,是好了三分之一,如行走活動不痛,就是再好了三分一,如醫生檢查按壓傷患部還有疼痛,就是還未徹底康復,還是需要繼續治療,直至醫生按壓都不痛了,才是徹底痊癒。
千萬不能因不覺疼痛就停止治療,這樣就會留有後患,也就是“跌打後遺症”,以後可能要花10倍的時間和金錢,而且可能會造成一些不可逆的創傷,切切! ! !
(吳擎添中醫師,廣州中醫藥大學全科醫學士、外科臨床博士,澳洲行醫三十多年。本文僅供參考,具體診療應諮詢專業人士。)
如有疑問想咨詢吳醫師,可以在微信或whatsapp搜索0400388328,加吳醫師微信或whatsapp,也可以發短信或致電0400388328作語音留言,吳醫師有空就會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