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或日常生活中,肢体软组织的扭挫伤很常见。
扭伤是指因急剧的牵拉或扭转的外力,使软组织(包括肌肉、韧带、关节囊、筋膜、小血管、皮下组织等)发生撕脱或断裂的损伤。
挫伤是指因重物(包括自身体重)或钝器等对软组织造成挤压、撞击,而引起相应的组织受伤(包括内伤和外伤)。
扭挫伤后有人采用冷敷以消肿止痛,亦有意见认为应作热敷,南辕北辙,究竟孰对孰错?作为一个中医骨伤科医生,笔者经常被问及这个问题。
在解答这个疑问前,让我们先了解扭挫伤后软组织的病理改变。发生急性扭挫伤后,该部位的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皮下组织等软组织,会因过度牵扯、挤压或撞击而撕裂或破裂,微细血管破裂而致出血肿胀,局部肿痛。
如在急性扭挫伤初期在伤处热敷,会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致伤处的出血更多,肿痛更甚。故伤后二十四小时内不宜作热敷及重手法推拿按摩(当然,如经验骨伤科医生的合适治疗手法则另当别论)。
发生急性扭挫伤后应立即让受伤部位充分休息,停止活动,如伤处有明显瘀血现像,可短暂应用冷敷疗法,冷敷可使微血管收缩,血流变慢,从而可起止血、消肿、止痛的效果。
可用干毛巾包裹冰袋外敷伤处约二十分钟,如无冰袋可在塑胶袋内装入冰块或冰水代替,切忌直接用冰块、湿冷毛巾外敷伤处(尤其是关节位),因可致寒湿内侵而留下风湿后患。另冷敷时间不要太长,及注意避免冻伤。
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如伤后能用一些有效的跌打酒或活血止痛药油外敷,则消肿止痛之效比冷敷更好,且避免寒湿停聚、风湿遗患之虞;新鲜扭挫伤肿痛甚而皮肤完好者,可用棉垫浸沾跌打酒外敷伤处;如皮肤易敏感或有破损者,可改用棉垫浸沾止痛油外敷。
扭挫伤二十四小时后,伤处多已停止出血,可改用热水袋或热药包进行热敷,有助血液循环、消肿止痛。要注意温度不宜太高,以免烫伤或使局部充血更甚。
亦不应用毛巾沾热水外敷,因易造成湿气内侵。这时可用止痛油涂抹伤处,并可采用适当轻柔的理伤手法以理筋疗伤,切勿用粗暴重手法,以免加重损伤或造成伤处再出血。
如关节附近扭伤更应根据具体情况而采取制动或不负重等措施,以利关节囊、韧带等组织能更好地修复,恢复正常功能,避免后遗痛患。
总之,扭挫伤后是将伤患部用冷包罩住,还是给伤处奉上热疗,应以上述原则处理,并要及时找专业骨伤科医生作彻底治疗。
(吴擎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全科医学士、外科临床博士,澳洲行医三十多年。本文仅供参考,具体诊疗应咨询专业人士。)